這樣的人,讓他去掌握一個搖搖欲墜的政權,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隻讓他作為一個冉冉上升王朝的太平宰相,那絕對沒問題。
這從壽命上看的出來,曹延祿被逼殺的時候,已經八十多歲了。
在古代,一個人能活到八十多歲,就是一種了不得的能力。
曹延祿被張鉊召來之後,立刻就驚訝的嘴巴都合不上了,因為既然要讓他去遼陽督促慕容信長,張鉊自然要把計劃跟他說一下。
東征倭國,對於張鉊來說,這是穿越者基操。
對於慕容信長來說,是他與父親張鉊一起要為之奮鬥的大業。
但對於曹延祿來說,連倭國這個名字,他都只有一個波濤起伏的模糊印象,他實在想不到,這兩父子的野心,如此之大。
一時間,曹延祿根本消化不了,但事情緊急,張鉊沒給他什麼思考的機會,直接將幾本唐時關於半島三韓和倭國的資料交給他後,只准他回家休息一晚,立刻就出發去遼東。
。。。。
遼東,瀋州,也就是後世的遼寧省瀋陽市,此時契丹的政治軍事中心東京並不在瀋州,而是瀋州以南的遼陽。
已然快到深秋,遼東的氣候正處於非常宜人的階段,瀋州城外,金黃色的麥浪隨著微風上下起伏翻飛。
隸屬於慕容信長麾下的左羽林衛一部分,高家范陽軍一部分,張鉊准許他組建的禁軍安東鎮兩個營,共計一萬步騎,正跟在他身後。
將士們早已得了慕容信長的嚴令,命令他們不得踏麥田一步,自錦州向西以來,周軍未濫殺一人,未劫掠一戶百姓,顯示出了可以說絕無僅有的紀律。
但相應的,一路而來的渤海農夫、奚人、契丹牧民,都還是大出血了一下下。
這也是必須的,慕容信長麾下的是十世紀的封建軍隊,不是解放軍。就算是解放軍,那也有對敵人如秋風掃落葉般無情的時候呢。
所以慕容信長麾下軍隊保持良好軍紀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每個人都可以看得見自己保持了軍紀後的收益。
兵將們都知道,這次到了遼陽府,徹底控制住契丹人之後,沒錢的最少能得到十幾貫的財貨,沒娘子的,渤海、契丹、奚、高麗小娘最少會有一個,要宅子的,那自然也是少不了。
而要是犯了軍紀,這些什麼都沒有不說,搞不好命都保不住。
至於給大軍幹髒活、累活的吐谷渾、党項各部和橫山羌,軍紀也是出奇的好。
這三族都是信六法宗的,對於慕容信長這個正宗的佛子崇敬的不得了。
特別是人數最多的吐谷渾人,他們大多都是從青塘高原上下來的,那裡歷來就是慕容家的地盤,慕容家一直都他們的王。
特別是最後一任吐谷渾可汗,也即是慕容信長的祖先慕容復死後,吐谷渾人就成了孤兒,在吐蕃帝國內部的地位,甚至還比不上嗢末人。
現在,在他們眼中就是無上天大慈大悲,允許吐谷渾的王回來,帶領他們去過好日子了,哪還敢不聽命令。
慕容信長也十分高興,目之所及,都是成片成片的村落鑲嵌在一塊塊的農田中,道路兩邊,被擄到遼東的漢人們興奮的大喊大叫,到處都有漢人耆老帶著一大票人,做簞食漿壺以迎王師狀。
其餘人數最多,已經能熟練掌握農田耕種技術,甚至說話都與漢人類同的,是早已被契丹人馴化的跟家犬差不多的渤海遺民。
一路過來,都是這樣的風景。
本來對於攻打王氏高麗還有些忐忑的慕容信長慢慢地就很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