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張聖人還很興奮的在上面釋出他的暴論,“派快馬去東京,讓尚書省昭告天下,凡現在還有姓拓跋、爾朱、侯莫陳者,立刻按孝文帝規制,改為元、朱、陳等漢姓。
其餘宇文、慕容、獨孤、尉遲等均加入漢人姓氏中,命留守東京的中書翰林院開始彙編天下姓氏,朕從燕然山歸來,立刻編寫百家姓。”
現在還有姓拓跋、爾朱、侯莫陳的嗎?有!還不少呢。
張鉊從馬楚帶回來謀臣元恆,原本就叫拓跋恆,從安西帶回來的爾朱景更是張聖人的愛將,以此推之,姓這些鮮卑姓的,不能說很多,但絕對不少。
一場軍議,搞著搞著就偏離了方向,張聖人趁機發布了一大票關於民族融合和民族團結的高談闊論,把他手下這一批吐蕃、党項、鮮卑、沙陀、回鶻、昭武九姓文官武將感動的眼淚汪汪的。
大家都表示,要跟著我張聖人一起恢復大朝,好好當個漢人。
至於麾下的漢人文臣武將,他們早就習慣了張鉊的做派。
而且這些說起來是異族,但確實已經跟漢人沒什麼兩樣,除了能從姓氏上找出一點蛛絲馬跡以外,完全就看不出來是異族了。
有的甚至連姓氏上的蛛絲馬跡都被拭去,不管你承認還是不承認,他們已經是漢人了。
張鉊也是沒辦法,他起自河西,發家在安西,連嫡母和舅舅都是胡人,古往今來的大一統皇帝的出身,就沒有他張鉊這麼複雜的。
李唐皇室跟他這張周皇室一比,都要算純種漢人了。
要不是祖上有個威震西域的祖宗張孝嵩,曾祖父張義潮又是天下聞名的大英雄、大忠臣,龍舌張氏也算是漢人小門之一,張鉊這漢人身份還不如人李克用那個李唐皇室身份靠譜呢。
張鉊為了抹平這些印記,既沒法不承認,也不能想李唐皇室那樣厚著臉皮不承認。
他要這麼幹,就是在自掘根基,要知道張皇帝的最大基本盤瓜沙歸義軍派、東歸派和涼蘭六穀派,都是跟他一樣的出身。
所以張鉊乾脆就祭出民族融合的大旗,把事情放到明面上來,直接將鮮卑、沙陀等直接併入漢人這個大家庭,這樣大家就沒法揪著他不放了。
這哪是在給早已融合的鮮卑人和沙陀人一個身份,這是在給河西隴右上百萬的嗢末人一個身份啊!
身份認同是大事,與之比起來出兵塞外放到是小事,張鉊跟文臣武將繼續討論了一下這方面的事情,最後順便就把軍事上的安排定了下來。
李存惠、楊繼業現在立刻就帶著物資開始去居延海囤積,到時候就以他兩為正副先鋒,率五千騎直接翻越鞮漢山北上。
張鉊則親率大約兩萬騎向東走漢時範夫人城,最後循著參天可汗道北上。
另外命大同府尹、大同府兵馬督監折德扆率幷州精騎兩千向西到朔方省,匯合陰山一帶的下契丹四部萬戶,共出兵五千精騎,自朔方入大漠,直奔燕然都督府(烏拉巴託附近)。
原本朔方行省的平章應該是高懷德的父親高行周,但由於慕容信長要解決遼西、遼東的契丹人,於是張鉊就命高行周暫緩啟行了,現在只能讓折德扆出征。
最後,再命河東行省平章、北京留守、晉國公閻晉挑選河東精騎八千,自大同府出塞。
河北行省平章、清河郡公符彥卿挑選河北精騎並膠東、直隸義從一萬五千騎,從北平府出塞,直奔契丹上京臨潢府,準備切斷述律平的歸路。
直接給這述律平來個包餃子,要打,就一次性解決了他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