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聞城主(喀布林以東昆都士等地)拉希德.薩萊曼算半塊。
而在他東歸以後,除了實力弱小,且極度依賴小絲綢之路的護聞城主拉希德.薩萊曼還算恭順以外。
安遠的薩迪德,鎮遠的張秉忠,都是直接脫離了控制。
碎葉的郭家和怛羅斯李國守,則處於半脫離狀態。
整體來看,打下了四塊半領土,最後真正能掌握的,也就是大量移民控制的寧遠盆地。
而這些領地當中,尤其以碎葉郭家最為重要。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碎葉居於高山之上,易守難攻。
一直向西,能夠直達此時中原所能影響的地理極限西海(鹹海)。
從碎葉西面的怛羅斯轉向北,則是整個河中最為重要的大湖夷播海(巴爾喀什湖)。
此時中亞的遊牧民族,很多都是在巴爾喀什湖周圍遊牧的,所以只要怛羅斯在手,駐紮一支兩千人的鐵甲精騎,就能讓中亞以北的各族乖乖臣服了。
而從怛羅斯再往南,整個河中,包括石國城(塔什干)、康國城(撒馬爾罕)、安國城(布哈拉)等地,也都在怛羅斯兵鋒所指,是控制昭武九姓的絕佳所在。
昔年高仙芝就是想要控制怛羅斯,使怛羅斯到碎葉一線成為唐軍的後勤基地,以便於隨時南下攻打昭武九姓,北上招攬巴爾喀什湖一帶的遊牧民族為唐協軍。
他為什麼深入千里不僅不懷柔,還要大肆屠殺石國人,就是為了把地騰出來給大唐移民和忠於大唐的部族,直接將這裡變為唐土。
高仙芝一代名將,單論指揮能力,是在張鉊之上的,只是沒有張鉊這麼能聚人又知人善用。
而且他又久在安西,知道安西虛實,這一點也不必張鉊差。
所以張鉊要是還想經營河中,遵循高仙芝這條路走,是最為可行的。
張鉊其實也早就發現了這點,所以才將郭玄慶扶上位,又將力排眾議將李國守封到了怛羅斯。
只可惜啊!任何完美的安排,都抵不過時間和人心。
再一個從情感和文化上來看,碎葉郭家是有族譜的漢人,還是大英雄武威郡王郭昕的直接子孫,在安西、河中番漢中間,就像一根標杆大旗一樣。
張鉊起自安西,又想夏君夷民河中,可要是獨守安西的郭昕公後人都不支援張鉊,那不成了天大的笑話?
所以打是一定要打的!
那麼現在可以派誰去西征碎葉?
張鉊仔細想了一下,可選的人不多,最合適的當然是白從信。
這位屬於張鉊的一百零八元從,在入中原之前,白從信是閻晉之下的第二將。
但是入中原後,或者說在打下定難軍後入中原前,白從信的地位就有些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