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蜀皇帝孟昶,太后李氏,太妃李氏,貴妃李豔娘,孟蜀燕王孟貽鄴等王族公一百四十餘人,被右羽林衛親自看護,押往長安。
那些有扇動孟蜀軍反叛,賄賂入蜀周軍試圖搞事的大族,被全族盡數鎖拿,一共萬餘人也隨軍離開蜀地北上。
與他們同行的,還有趙廷隱、石頵等原本跟著孟知祥入蜀的代北、河東老人,隨著一起往長安。
文臣當中,李昊、母昭裔、王處回等孟蜀大臣們也被召到朝廷任職。
數萬人浩浩蕩蕩的剛走到綿陽府,張鉊就從長安傳來詔令,降孟蜀國主孟昶為邢國公,食邑三千戶,實際三百戶。
但僅僅隔了兩天,大軍才走到江油縣,詔令再次到達。
這次就很嚴厲了,張鉊降邢國公孟昶為違命侯。
並命大軍統帥沉國公李存惠,立刻處死曾經慫恿孟昶進軍關中的李廷珪、侯令圖等近幸,仗責王處回等孟蜀大臣。
五日後,車馬行到劍州城外驛館,這次來的是錦衣親衛副指揮使張烈明,帶來的詔令更加嚴厲。
張烈明奉張鉊之命,當、眾斥責孟昶貪心不足,引發兩國爭鬥,致使百姓死傷無數等事。
隨後雖然沒有再次降低孟昶的爵位,但是張烈明從錦衣親衛帶來了廷杖打手,當眾將孟昶身邊的近侍、侍衛等全部仗責一遍,立時就杖斃了三十餘人。
孟蜀太后李氏難受的閉上了眼睛,她知道表面上說的這些理由都是假的。
真正的原因,是孟昶自出成都以來,雖然身為階下囚,但吃穿用度竟然還是如同帝王一般頗為講究,身邊近侍,還是稱孟昶為聖人,孟昶與近幸談話時,多有不滿之言。
這哪有半點亡國之君的覺悟啊!完全就是在給自己找罪。
李氏勸了好幾次,但孟昶都沉默以對,好像有點故意想求死的意思。
可是,你要是想求死,為何不在周軍進成都府前,就果斷殉國呢?現在來搞這些,還有什麼意義?
死都死不出一個體面,李太后是真的對自己的兒子,絕望了。
當然,李太后和孟昶都不知道,張鉊是真的想殺了孟昶。
對於高保融、馬希廣,甚至高保勖和馬希萼這樣的,張鉊都沒這麼強烈的慾望。
當然不是因為花芯夫人,費氏是個非常美麗的女人,但張鉊現在還沒見過她。
前期是因為費氏被送到漢中時,就生了一場大病。
小姑娘才十幾歲,剛跟孟國主熱戀來著,但接著就一切夢碎,被自己的婆婆送給一個大她快二十歲的男人,加上一路顛簸,能撐著走到漢中府才生病,就算很不錯了。
歷史上費氏入東京的時候,已經是三十餘歲的熟婦一枚了,什麼場面都見過,也過了把愛情當生活全部的年紀,當然能很快適應,現在可不行。
而她在漢中養了大半個月,病情才稍微好點,好不容易到了京兆長安府又因思念蜀中日日哭泣。
這麼一來,下邊的人哪怕收了蜀太后李氏和福興公主李氏的大好處,但也沒哪個敢狗膽包天,把這麼個病的人比黃花瘦,還哭唧唧的小美人送到皇帝面前去。
因此又只能想辦法把費氏的耶孃從蜀中接來,先讓他一家團聚,讓家人勸了一勸,等她心情好些了,才敢往張鉊那裡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