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眼中的雍涼,跟他們自己差不多的,都是跟中原沾著一點邊的半胡虜政權。
耶律德光針對張昭的方針其實是吞掉中原後,再來跟張昭爭奪草原,最後成就偉業。
所以他才會暫時容忍張昭,去收服已經臣服於契丹的黠戛斯人。
區區北庭苦寒之地,哪比得上中原?等大遼入主中原後,以全天下打河西隴右、安西北庭與朔方,還不是輕而易舉?
而且還有個更重要的因素是,自耶律德光南下開始,誰也不知道晉遼大戰會打成什麼樣?
甚至耶律德光在陽城白團衛村大敗後,自己都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動搖。
這時候誰說他能知道晉軍會那麼強,晉國的滅亡又會那麼快,那一定會被認為是瞎扯。
但張昭不但知道,還在晉遼沒開戰,甚至石重貴沒上臺之前,就開始了準備。
他在秦州、原州和夏州囤積了大量的糧草和物資。
沒有這些物資,張昭的雍涼大軍現在根本就出不了潼關。
可以說,張昭是靠著穿越者的先見之明,才撥開了時空的迷霧提前佈局。
這也就導致了張昭控制關中後,遼國仍然沒有警醒,甚至對關中沒有訊息傳來,採取了一種麻木遺忘的姿態。
因為耶律德光和劉知遠、孟昶都預計張昭就算佔領了關中,也至少要安頓地方,籌集糧草,到七八月份才會出兵。
但現在,張昭傳檄天下,真的率軍自關中來,耶律德光的應對,一下就出了大問題,才會顯得出出失誤,簡直都辣眼睛。
他這大遼皇帝都如此辣眼睛了,何況麻答。
而且這麻答這狗東西,就是在契丹人中,也要算是殘暴的,與耶律德光的弟弟耶律李胡有的一拼。
他到了洛陽之後,就只幹了一件事,那就是打草谷。
不但縱容兵將去打,他自己還親自上陣,凡是知道民間誰家有美婦人,有珍寶的,必定要親自上門奪取。
不管是洛陽的官吏還是平民,連居住在洛陽的鄭州防禦使劉繼勳都不能避免,兒媳和孫女都被麻答搶走。
而除了劫掠以外,麻答還極為殘暴,他在洛陽發明了披面,抉目,斷腕,焚炙四道刑罰,戕害有罪的百姓。
所謂的有罪,就是被契丹兵劫掠是敢反抗的,甚至就是麻答看對方不順眼,也要算是有罪。
他還時常把這些百姓的斷肢和肝膽取出來,防腐處理後裝飾在營帳甚至馬匹上,以此震懾洛陽之民。
對於駐守洛陽的河陽軍,麻答估計是忘記他在黃河邊怎麼被皇甫遇和李守貞幹翻的了,他竟然認為漢軍無用,不如剋扣他們衣食給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