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這幾年多有災變,地面也不太平,以僕來看,涼王要想整頓完畢,再出關東進的話,應當也在八月上下了。
近日白承福等人豪酋不能禁逃人,亦有反覆之意,僕請率兵殺之,並其部署,為大王先鋒。”
說話的是郭威,劉知遠在後晉有個北平郡王的封爵,是以眾人也以大王稱呼劉知遠。
只是按禮制,區區郡王,是沒資格稱大王的,河東兵將卻還是這麼稱呼,劉知遠也坦然領受,其心可見一斑。
郭威口中的白承福有反覆之意,並不是在危險聳聽。
先前白承福等人被契丹逼迫,是以才有意南歸。
但這些年,契丹與晉國連番大戰,放鬆了對草原各族的壓榨,主要是人手不足,怕引起反叛。
而白承福此人,毫無見識,他南歸之後,在嵐州、石州,也就是後世的呂梁山一帶半耕半牧。
但這些地方,哪比得上壩上草原和河套地區富庶,是以他聽聞草原上契丹壓迫不狠之後,竟然又想回草原上去。
呵呵!劉知遠所在的太原,因為戰亂原因,人口早就是個大問題了,加上以白承福為首的陰山吐谷渾頗為善戰,劉知遠怎麼可能放這十幾萬人再出塞。
於是,殺白承福等人的事,就被提上了日程。
劉知遠皺著眉頭思考了兩下,隨後臉色肅殺的點了點頭。
他原本也沒覺得張昭有多厲害,雖然大義歸國搞得天下震動,但在劉知遠眼中,並未有多感動,反倒覺得張昭猶如伶人般好浮誇。
果然人類很難共情別人,沒去過河西、安西,自然不知道大義歸國對張昭多重要,也不知道歸義軍和四鎮後裔的艱辛。
從劉知遠這裡看去,只覺得張昭做事婆婆媽媽、拖拖拉拉,還有些譁眾取寵的意味。
不過,當和凝、趙瑩這樣的人都投靠張昭之後,劉知遠終於開始認真審視起了張昭。
這一調查不要緊,劉知遠發現,張昭竟然已經把近在河東遲尺的府麟二州都給收了。
要知道府麟二州與河東,就隔著一個呂梁山。
隨後劉知遠幾次去信,折從遠和楊弘信都回信言辭恭敬,但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態度,還是很明顯的。
“若要擒殺白承福等人,文仲需多少精騎?”
劉知遠也明白,張昭已然進了關中,那他的動作也必須要加快了。
“一千精騎足矣!”郭威伸出了一根手指頭。
“白承福御下無方,連逃人都不能禁止,殺之不難。
其麾下白宗義等人並不願意再出塞,早就心生不滿,有他們協助,只殺白承福的族人和心腹,就能平息此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