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你天大的本事去了靈武,那就等於一頭扎進了泥坑之中,看著是一方大員地位極其重要,但實際上跟發配差不多。
所以張希崇不用看就知道裴遠是想幹什麼,定然是想調到關中來,跟著大王一起入中原。
果然,張昭看完書信,就頭疼的直撓頭。
裴遠先是回憶了一遍兩人相識的經過,‘捎帶’點出了他的功勞,然後又給張昭一頓吹捧。
中心意思就是要來關中,就算跟著東進中原沒戲,那鎮守長安也是可以的。
張昭把眼神往四周一看,凡是覺得自己有可能中招的文臣武將,立刻就像張希崇看齊了。
陰鷂子低下頭,好像在衣袖上的花紋,是一副名畫。
曹元忠舉起了不知道在哪找到了一本書,正在翻看。
閻晉都快把自己縮到陰影裡面去了。
劉再升更絕,他往後挪了一下,還給了蠻熊一個眼色,讓他把自己遮住。
張昭嘆了口氣,這種時候,必然不會有人願意到靈武去替代裴遠。
而且靈武也缺不了裴遠,整合當地党項等番漢各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人根本幹不了。
於是張大王看向了張希崇,這老爺子在靈武這麼多年,應該夾帶裡有一些人,或許可以推薦一個?
張希崇見張昭目光炯炯的看著他,頓時心裡一驚,還以為張昭是想讓他再去靈武,於是趕緊出來進言獻策。
“大王,裴玉英上書,並不是非要到關中來,而是苦於沒有從龍之功。
如今蘭州到靈州的水路已經打通,物資戰轉運通暢,不如令裴遠大招戰船,招募水軍,從大河順流而下,取契丹控制的豐州。
再令折從遠率府麟二州豪酋並大同鎮副總兵吳巒,自府州出擊勝州。
兩軍匯合之後,再收雲州,如此可令契丹人腹背受敵,又能包夾河東。”
有道理,張昭點了點頭,裴遠應該是如同張希崇所言,是害怕窩在靈武,沒有定鼎新朝的開國之功,於是他轉過頭對著範質說道。
“著中書省擬旨,命裴遠、折從遠、楊弘信、吳巒等分進合擊,攻打雲州以策應關中大軍。”
“大王英明,不過臣希望大王還能以私人身份去信一封,多多安撫一下裴玉英。”
張希崇心裡長長鬆了一口氣,對張昭說道。
也對!確實要再以私人的身份去信一封。
作為最開始跟隨張昭的中原士人,又為張昭的大業吃盡了苦頭,面對石敬瑭的高官誘惑也沒變心,現在居然不能跟隨張昭出關中定鼎中原,絕對是非常不公平的。
“玉英在朔方,勞苦功高,若能順大河而下,收豐州、天德軍與振武軍,日後論功行賞,必能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