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的甲冑賜下,是為了維持武勳們的傳承,更是為了以後出去開拓做準備,畢竟有甲打無甲,將是張周武人走出去的殺手鐧之一。
同時在民間,張周不禁止百姓擁有三層以下的各種皮甲、紙甲,只需要在衙門報備登記就可以。
因此民間的團結健兒和義從們,只要有能力,都往往會選擇給自己搞一套皮甲。
這種三層皮甲,防禦長槍大斧肯定不行,弩箭和硬弓自不必說也能破這甲。
但是防禦八斗以下的馬步弓,橫刀、長短匕首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當然,你還可以魔改一下,將皮甲裡面嵌入鐵片,立刻就能使防禦力倍增,但同樣的,一旦被查到了,輕則流放,重則殺頭。
同時被嚴格禁止的,還有弩,這玩意石數高的,連布面鐵甲和扎甲都防不住,必須要禁止。
咚咚咚的金鼓聲中,張鉊走到了張義潮顯陵的鵲臺上,他命錦衣親衛揮動旗幟,示意遠處的各巡檢司騏驥社、弓箭社、槍棒社的健兒、義從們上前來。
各巡檢司巡檢,各騏驥、槍棒、弓箭社都頭看到旗號,立刻組織麾下的健兒和義從們負弓持槍緩緩上前。
這些健兒們雖然沒有統一的裝束,只以青、白、灰三色麻衣為主,看起來並不整齊。
但是他們的額頭上,不約而同的纏著紅色的抹額,在各自巡檢司大旗下排著隊伍前進,看起來又顯得相當有序。
等到距離張鉊所站立鵲臺五六十步的時候,七八千健兒們隨著金鉦敲響,同聲高呼‘羽林!羽林!’兩次,隨後站立不動。
若是此刻有孟蜀、南唐的官員在此,一定會大吃一驚,因為就這七八千健兒顯示出來的紀律性,就要遠超他們許多正規軍隊了。
張鉊也非常高興,這些年張週一直在打仗,前番苦戰劉知遠與契丹,一直打到九月才徹底結束,然後立刻又開始南征南平和馬楚,打到元日前方才搬師。
現在不過正月末,立刻又要出動大軍攻打蜀國。
戰爭的頻率,不可謂不頻繁,哪怕擊敗劉知遠、契丹與平定南平、馬楚的不是一撥人,但哪怕就是平定劉知遠,也不過才過去四個月而已。
軍中精銳的疲憊,是必然的,所以張鉊就需要徵調大量類似團結弓手和義從驍騎這樣的輔兵。
一是用他們幹髒活和累活,二是用來督促精銳的親軍和禁軍賣力作戰。
可不要以為你們不可替代,誰敢不賣力,多得是人可以替補上來。
所以這次讓關中大規模動員,就是一次針對關中地區縣以下武力動員的演練,結果讓張鉊非常滿意。
透過禁軍衛所軍散佈鄉間,各地巡檢司控制騏驥、槍棒、弓箭社丁壯輪番上值以及武學學員這三招,被官府各部門交叉控制的關中鄉間,迸發出了極強的動員能力。
張鉊到了華陰縣時才釋出詔令,讓關中開始動員,結果短短八天,就動員出了六千團結弓手,四千長槍義從,兩千五百義從驍騎。
從目前的狀態來看,這些人幾乎立刻就可以拉到戰場上拼殺,戰鬥力甚至有可能比孟蜀的各鎮牙兵都要強,因為他們有一條看得見的晉升通道來鼓舞士氣。
張鉊相信,如果把時間放寬到一個月的話,他能從丁口一百七十萬的關中動員出十萬大軍。
加上河西隴右的兩百餘萬丁口,光是半臂西北,就能為他提供至少三十五萬大軍。
雖然張鉊拿不出這麼多的糧草、輜重和犒賞來進行這樣的極端動員,但是現在看來,拉出三五萬人還是可以的,戰鬥力還都不錯,伐蜀的兵力,一下就充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