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瀚海唐兒歸> 第634章 張聖人的天下至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34章 張聖人的天下至寶 (2 / 5)

三人接過來一看,臉上都浮現出了對張鉊的敬佩之意,盧琰更是‘深情’的看著張鉊說道。

“臣原以為河東劉知遠是天下梟雄,今日才知道與聖人比起來,劉知遠不過是豕犬而已。”

原來這本厚厚的小冊子是一本目錄,上面記錄的是十數萬冊書籍。

南平高家在荊南節度使署衙的府邸中,有一藏書樓,收藏包羅永珍。

有高季興、高從誨收集到的歷代孤本、珍本一千餘冊。

歷朝各種史書、傳記四千餘冊。其餘各種醫卜星象、山川地理、農學漁獵等書籍十餘萬冊。

高保融年前獻給張鉊的《傷寒雜病論》孤本,就是其中之一。

歷史上宋軍控制江陵城後,雖然沒有大肆劫掠江陵城,但是兵將卻在內城荊南節度署衙中盡情劫掠。

主帥慕容延釗等人控制不力,導致署衙起火,藏書樓也被波及,最後搶救出來的不足三分之一。

張鉊擺了擺手,估計這如今的帝王,沒有一個人能比他更重視這些古籍,更知道這是如何寶貴的財富。

當然,他口中的再讓高家主政南平一些年,是因為他知道高從誨根本活不了多久了。

“朕不愛高家之珍玩,因為它們飢不可食凍不可衣,唯有這十數萬冊藏書,是我等祖宗嘔心瀝血總結之作。

今日耕種紡織數倍於上古,今日能知千年前興替,都是因為有書冊傳世。

南平國可再得,但高家珍藏的典籍一旦失去,就再不可得了。”

“陛下真乃聖天子也!”三人大為服膺,盧琰高聲讚道:“聖人有此文心,天下平定指日可待了。”

趙存義見張鉊對這些藏書如此關注,“臣在復州探查得知,高家的藏書都是其幕府之臣,檢校秘書監、御史中丞孫光憲搜尋整理的。

其人頗得荊王高從誨信重,高保融更視之為師,朝廷或可從此人身上入手想辦法。”

李昉眼睛一亮,對張鉊說道:“臣也聽聞過孫光憲的名聲,其人嗜詩書,知大義,手中又握有荊南部分權力,確實是個不錯的突破點。”

張鉊忍不住出言讚歎道:“能讀書者,必知天下一統乃是大勢所趨,其收集絕本、孤本如此之多,功勞絕大,翌日絕不虧待。”

張鉊不知道,孫光憲對於傳承絕續上的功勞,比他想的要大得多。

此人是陵州貴平人,(今四川省仁壽縣向家鄉貴坪村),家中歷代都是農戶出身,到了孫光憲這一代,他天資聰穎,更是有勤學苦讀的毅力,在這五代的亂世之中,以貧寒之家最終學有所成。

史載孫光憲性嗜經籍,聚書凡數千卷,或手自鈔寫,孜孜校讎,老而不廢。

每患兵戈之際,書籍不備,遇發使諸道,未嘗不厚加金帛購求焉,於是三年間致書及三萬卷。

他著作的《北夢瑣言》,是唐武宗到五代末期,極為重要的史料補充。

而南平高季興和高從誨雖然本人是武夫出身,沒什麼文化屬性,但卻很支援孫光憲收集著作珍本的行動。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