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龍軍趙家再怎麼是軍閥,那也是把這六州當做自己家財產,搜刮是肯定的,但也在百姓的承受範圍之內。
但是契丹人就不同了,他們進了幽州這個花花世界,不把肚皮吃撐,定然是不會有所收斂的。
加上晉遼大戰以及後來耶律阮的壓榨,盧龍軍六州,簡直如同地獄一般。
這其實也是趙延壽在中原幾番受挫,將原本盧龍軍的老底子打光,兒子趙匡贊都棄之南歸後,還能在幽州站穩腳跟的原因。
因為盧龍軍六州百姓發現,跟契丹人比起來,趙家無疑要溫和的多,也更加懷念趙家在時的時光。
因此人心向著趙家,就連耶律德光要安定六州,也要藉助趙延壽的名義。
不過對於張周,趙延壽完全就是個負擔了。
從民族感情來說,趙德均、趙延壽父子無恥之尤,不是趙德均與石敬瑭爭奪,石敬瑭還不會下狠心將幽州也賣給契丹。
因為當時包括幽州的盧龍軍六州是趙德均的地盤,石敬瑭賣起來,不但心裡毫無負擔,還可以消滅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趙德均自己更不是什麼好東西,論無恥,也就稍遜了石敬瑭一絲絲而已。
更重要的是,第三次晉遼大戰,也就是耶律德光得以入主中原的這一次,趙延壽那是作為先鋒一路南下的。
滹沱河邊王清率領的兩千人,就是被趙延壽攻滅的,趙延壽更是手刃王清。
而王清在張周這邊,是抗擊契丹,不屈而死的大英雄,已經追封到了武安郡王的高位上,所以不管從哪方面說,趙延壽是必殺不可的。
可是很不巧的是,趙延壽有個好兒子趙匡贊,不僅早早搭上了張鉊的線,還娶了張鉊的養長女寶鼎公主,現在是張周的駙馬都尉了。
也就是說,張鉊和趙延壽,實際上是兒女親家。
慕容信長更知道,張鉊非常忌諱殺親屬這一點,更別提趙匡贊很受張鉊的寵信,更不願意傷趙匡讚的心。
但,趙延壽不可能不死,沒有讓他繼續活下去的理由!
所以,深知義父心裡的慕容信長,就是解決這個難題的最好人選。
因為他還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趙延壽的連襟,趙匡讚的親姨夫,由他送趙延壽一程,趙匡贊才不會產生其他不好的聯想。
而早在五月,張鉊南下去追擊劉知遠的時候,慕容信長就已經進了幽州城。
因為自從契丹苦心經營的四萬軍隊崩潰以後,幽、薊等六州深受契丹人壓迫的百姓,立刻就起來反抗了。
契丹將領高松本來還打算帶著人入幽州搶劫一把,然後帶著耶律阮的兒子去上京臨潢府苟且。
結果六州漢人狂暴起來之後,把他帶著退到幽州地界的千餘騎給打的大敗。
高松驚恐之下,只能帶著百餘騎跑路,別說幽州城了,他連潞縣(通縣附近)都沒敢去,就一路跑入草原,不見了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