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各兵將,也各有封賞,而封賞完了自己人,就該對河東人有所表示了。
張鉊首先封賞的是白文珂,此君在開運元年,於忻州七里烽阻擊契丹,擊潰遼軍兩萬,斬首千餘,生擒遼國將校七十餘人。
張鉊以此為功績,封白文珂為祁縣伯,任命他為朔州刺史兼朔州兵馬督監。
白文珂完全沒想到張鉊會以這個為由來封賞他,他曾經在七里烽立下的這戰功,石重貴也就是賞了他一百匹錦緞而已。
所有的河東兵將也都深刻的認識到了,張鉊說的為國之戰不是在開玩笑。
比起劉知遠,張鉊的格局,確實高了很多個檔次,白文珂真心實意拜伏在地上,向張鉊行了臣子大禮。
隨後張鉊以同樣抗擊契丹為由,晉封郭從義為廣陽伯,命他出鎮隰、石二州,為隰石二州兵馬督監。
其餘如張晏洪、藥可儔等抗擊契丹有功的軍將,都有封賞。
唯獨郭威很尷尬,因為他一直在幫著劉知遠處理南邊的事務,也就是跟張鉊對抗,是以並未得到封爵。
而且對於郭威這種人,張鉊肯定要冷處理一段時間,這傢伙不提他歷史上搞過黃袍加身,因為那確實有很大被逼迫的成分。
但就憑他在劉知遠集團中的地位以及手腕,不打壓幾下,把他心裡那股不服氣的火苗吹滅,張鉊可不敢用。
百驢宴過後第二天,張鉊宣佈了河東改制以及人事任命。
將原本太原的河東節度使,潞州的昭義軍節度使,晉州的建雄軍節度使,雲州的大同軍節度使等四鎮以及其他州縣,合併為河東行省。
改晉陽為北京,稱北京太原府,任命閻晉為河東行省平章,河東行省防禦使,北京留守,太原府尹。
調禁軍瀚海、昌國(關中義從組成)兩鎮北上。
從原河東兵將中再選拔一千五百人,從潞州昭義軍、晉州建雄軍,大同鎮各抽調五百人,組成禁軍晉陽鎮。
以閻晉為瀚海、晉陽二鎮總兵,何福進為昌國鎮總兵,郭崇威為晉陽鎮副總兵。
以瀚海、晉陽二鎮守太原,郭崇威另兼任太原府兵馬督監,在軍事上作為閻晉的副手。
以何福進為河東行省防禦副使,昌國鎮總兵,分管潞州、晉州等太原以南諸州兵事。
將禁軍大同鎮調回雲州,原大同鎮總兵吳巒改回文職,任寧夏行省按察使兼寧夏鹽鐵度支轉運使。
升麟州刺史楊弘信為寧夏防禦使。
以義四子折德願為雲州刺史兼雲州兵馬督監,掌控大同鎮駐守雲州。
這一套眼花繚亂的操作之後,張鉊陪家人在太原遊玩了三天,隨後兩位太后留在太原避暑,皇后曹延禧返回東京,並宣佈免河東雜稅三年。
河東百姓歡聲雷動,極為感激,曹延禧從太原府離開南下的時候,百姓一路相送十餘里,整個河東的局勢,開始穩定下來了。
而張鉊也準備帶上鬧著要跟他一起去收復燕雲的李聖天,以及河東兵馬的最精銳部分組成的親軍左豹韜衛一路往東,張鉊這次要去的是幽州。
雲州已經徹底收復,現在就剩下幽州沒有安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