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鉊其實也是很看得起趙匡胤的,現在有些吊著他的原因,是張鉊還沒想好怎麼安排這傢伙。
趙大這傢伙,哪都好,就是心裡的野心,實在太大了些,親軍的關鍵崗位,張鉊是打死也不敢用他的,外放的話,年齡又小了些。
“大郎說的對!”面對這種眼神和捨生忘死的手下,哪怕他是趙大,張鉊也不得顯得非常親熱。
“所以咱們不急著跟他們打,劉知遠想咱們渡河,咱們偏不渡河!”
。
。
是夜!趙匡胤率三十勇士,連夜從上游鳧水過漳河前去查探,漳河水冷,遠不及趙大想往上爬的心熱。
而這邊,透過章成和趙匡胤的傳播,張鉊暫時不過河,而是先與河東軍對峙的想法,得到了全軍的支援。
雖然河東軍可以透過邢州源源不斷的獲得補給,但是他們一半的糧草輜重都在涉縣郭威手裡,光透過峻極關轉運,是支撐不了多久的。
張鉊這邊雖然也很困難,但是貝州之圍解除後,可以透過永濟渠將位於黃河以南的補給,源源不斷的送到貝州再走陸路。
在轉運的難度上,雙方是差不多的,但是論物資的豐富,不提河西和關中,光是河南一地,河東就完全無法比,拖得越久,對於張鉊就越有利。
更別提確如趙匡胤說的那般,劉知遠自離開貝州之後,河東集團的命運就註定了。
不!應該說,自張鉊親率兩萬鐵騎擊破契丹人之後,命運就已經註定。
於是張鉊命山豬兒羅善德為前軍排陣使,率軍四千在漳水河道最窄出紮營。
自己則親率一萬五千人返回了平鄉縣城,讓大軍在平鄉縣城駐紮,平鄉縣的老百姓照樣沒有回來,空蕩蕩的房屋,正好給軍隊用。
安頓好一切之後,符彥卿就來找張鉊了。
在貝州被圍之前,符彥卿雖然已經成了張鉊的老丈人,但雙方的關係,還很難稱得上有多親近,但到了此刻,終於親密無間起來了。
符彥卿展現出了他的忠誠,要知道張鉊是做過符彥卿禁不住考驗,貝州被劉知遠佔據的心裡準備的。
馮暉和山豬兒羅善德的八千人,就是為了預防此事發生。
如果貝州被劉知遠佔據,那麼馮暉和羅善德就會佔據貝州臨清縣,神機營的駱駝旋風炮都在羅善德麾下,足以守住臨清,然後等張鉊回師與河東軍在貝州決戰。
但符彥卿不但表現出了足夠的忠誠,還完美展現出了他的謀略,把劉知遠耍的團團轉。
而在歷史上,這位專業國丈,也確實不簡單。
特別是軍事中,他在衛青等古之名將基礎上,改進了以步克騎車陣。
其選用民間農車,用牢固繩索將車與耕牛縛在一起,再給牛披上遮擋物,使耕牛不能擅動,幫助步卒克服面對騎兵衝擊的恐懼感。
因其更加簡潔和易製作,一直到南宋都在用,是兩宋,特別是北宋河北各鎮對抗遼國騎兵的法寶。
張鉊聽聞符彥卿到,也趕緊把他請了進來,符彥卿臉上也是笑容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