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鉊看著曹延明遠去的背影,摸了摸下巴上的幾根鬍鬚,陷入了沉思。
曹延明這小子現在越來越肥,好日子過慣了,對研究也開始不上心,把天工院搬到神都洛陽的事情,到現在都沒完成。
不行!他要召見一下李二孃,表示如果曹延明能在研究火藥和青銅鑄炮上取得突破的話,就可以加封李二孃為國公主,讓李二孃來督促曹延明,嘿嘿!
。
。
送走了曹延明,張鉊開了一個小朝會,將尚書左僕射、吏部尚書張希崇,中書令和凝,門下侍郎範質,樞密使郭天策四位丞相。
禮部尚書馮道,戶部尚書薛居正,吏部左侍郎張遠,翰林學士、中書知制誥李昉,翰林學士、禮部左侍郎王久,翰林學士、戶部左侍郎趙普。
以及剛剛從楚州回來、還遭遇了刺殺的李谷召到了宮中。
眾人剛剛坐定,張烈成與慕容信長就聯袂而來了。
張烈成本想單獨彙報給張鉊,但張鉊示意他直接宣讀。
張烈成於是輕輕咳嗽一聲後說道:“兒臣現已經查明,宋、徐、陳、蔡四州謠言的傳播,淮南濠泗二州的暗流湧動,以及轉運使遇刺,皆是河東劉知遠扇動,淮北賊李仁恕出面組織的。”
聽到李仁恕這個名字,我張聖人眼中射出了憤怒的神色。
因為此人可不簡單,甚至可以說是張周在河南的心腹大患。
歷史上,淮河兩岸的淮南淮北,那都是豪傑並出民風強悍的地方。
自三國曹孫兩家在淮南一帶拉鋸以來,這地方只要在亂世,就基本會成為戰場。
晉朝南渡後,這裡是東晉與北方諸王朝的對峙前線,南北朝時期,南朝更是視兩淮為生命線,投入了大量的金錢,留下了兇勐的民風。
等到唐朝,江淮弩手天下聞名,藩鎮割據時代,淮南以一鎮之地,成為了國家最不穩的的因素。
到了後世南宋,李庭芝在淮南對抗蒙古,淮西軍兇悍無比。
元朝時期那就不用說了,朱洪武就是淮上人,淮上造反大軍可不是鬧著玩的。
及至滿清,淮北捻子,更是天下知名,出則為盜,入則為民,來去如風,匿蹤無形。
至今徐州等地都民風彪悍,說話嗓門大的跟吵架一樣,他跟你親熱,你還以為他要上來打你。
張聖人穿越前好幾個徐州和淮安的朋友,那可是親身體驗過的。
而張鉊現在,也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大問題。
本來在之前楊行密的南吳和李昪的南唐時期,為了在兩淮形成屏障,就刻意培養了淮上賊寇的實力。
契丹入主中原後,淮北群盜打著驅逐契丹、保護鄉梓的旗號,更加發展壯大。
等到了張鉊征討南唐,在宋州大破南唐主力後,就讓人去招降淮北群盜。
沒想到淮北群盜竟然不理會,他們分散到各地,主力可能已經退到沂州和密州,也就是後世山東的臨沂和高密一帶去了。
張鉊無奈,只能放棄,隨即就派了安審琦為淄青平盧節度使,薛懷讓為密州刺史,去彈壓當地,總算在他進攻到長江邊上時,沒鬧出大亂子。
而李仁恕此人,據說豪爽大方,誰家有難,只要找到他都會極力幫助,淮南淮北的賊寇,都認他為大首領,頗有點水滸中托塔天王晁蓋的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