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收到李景達的上書,頓時就開始冒虛汗。
雖然李景達在上書中做了粉飾,但李璟還是看出來了,周國只用兩千騎,就將靜海軍擊潰,而且壓的他所謂十萬大軍不敢動彈。
而李金全的六千鎮海軍,不但是拱衛西都的最後精銳,還是防備錢越蘇州中吳軍節度使的北上的屏障。
一旦讓李金全移兵北上,萬一錢越前來偷襲怎麼辦?
其實此刻,李璟在心裡已經覺得江北的幾萬大軍很可能要遭遇不測了,他甚至都不對收復東都有任何的希望。
因此並不想把李金全的鎮海軍調過江去,萬一再敗,那可就真就完蛋了。
不過,李璟剛露出這個想法,馮延己和楊成這兩個政敵,竟然頭一次的意見一致,那就是千萬不能有棄守江北的想法。
馮延己拉著李璟的衣袖說道:“我大唐並未全有江南,身後尚有錢越威脅,若是這樣就輕易放棄了江北,將何以存續?
不如先讓鎮海軍過江,然後命燕王沿江佈防,以大江舟船為溝通。
只要能守住瓜步一帶,周軍南下已經數月,人生地不熟,民心不附,或可遣使和談。”
韓熙載也上前對李璟說道:“武昌軍與徵閩禁軍即將返回,不過數日朝廷就再有兩萬可用之兵。
在這之前一定要增兵穩住江北的形勢,就算和談,也當有反擊之力了,才好談判。
至於錢越,其王剛連續誅殺杜昭達與闞璠,錢越上下官將都很驚恐,連慣例的朝貢中原都沒時間做,聖人若派使前往遊說,定然可以穩住吳王錢左。”
眼見臣下都難得一致的統一意見,李璟終於能平復心中的驚恐了,半晌才說道。
“那就以諸臣工之意,調鎮海軍渡江,下旨燕王,讓他緊守為上。
以駕部郎中喬匡舜為使,前去吳越穩住錢左,再命樞密使陳覺加快速度,返回江寧。”
於是,在李璟的命令下達之後,江北的南唐軍人數越多於儀徵的趙匡胤,反而採取了守勢。
邊鎬建議李景達於各地設立烽火哨塔,監控慕容信長的回援,意圖等到武昌軍和征討閩地的禁軍回援之後,再來決戰。
趙匡胤當然也不會主動出擊,而是派薛歸忠、楊歸忠等不斷以小股騎兵出擊,破壞南唐設在儀徵周圍的烽火臺。
因為南唐軍不擺出圍攻架勢之後,兵力收縮到一塊,反而更難對付了。
雙方開始了怪異的靜坐,現在就看是南唐的陳覺先帶著禁軍和武昌軍到達江寧,還是慕容信長先趕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