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這份對於戰爭的恐懼,姚彥洪天色尚未黑,就喝了一大角酒了,不喝酒睡不著啊!
不過呢,說實話,姚彥洪這邊反而是南唐軍中紮營最快的。
因為靜海軍地盤本就小,他手下這幾千人,就是常年跟在身邊的,彼此都是鄉親甚至親戚,佈陣防禦可能不行,但是紮營還是很有默契的。
紮營過後,就是饗食的時候到了,此時中國已經亂了快兩百年,物產銳減,盛唐已經開始興起的三餐制,又被迫變回了兩餐制。
因此這頓在下午吃的‘晚飯’,對於此時的人,特別是平民來說,可是極為重要的。
姚彥洪這邊的靜海軍士卒和團結鄉兵開始打水做飯,南唐軍的其他兵丁看見了,也紛紛吵著要做飯。
李景達無奈,只能讓他們停止修築營壘,陣中開始飄起炊煙。
趙匡胤在城頭看見了南唐軍陣升起的鳥鳥炊煙頓時大喜,他等的就是這個時機。
勐地一揮手,儀徵城南門大開,趙匡胤親自率軍出城了。
不過南唐大軍紮營的地方,距離儀徵城還是有一里地左右,出城的周軍並沒有直接上馬,而是牽著馬兒出城。
他們要到了大約半里路的地方再上馬,以此節約馬力。
這就是看一支軍隊素質的地方了,不但要著甲步行,知道如何節省馬力,還要有著甲上馬的本事和紀律。
半里路了,趙匡胤身邊的親衛打出了裝備衝擊的紅色旗幟,周軍兩千騎兵立刻開始互相幫助上馬。
身著輕甲,以馬弓作為主要輸出手段的弓騎兵,立刻一對一輔助穿棉甲的衝擊騎兵上馬。
衝擊騎兵上馬之後,就開始緩緩朝前壓去,這時候弓騎兵們才開始自己上馬。
而此時,衝擊騎兵還不能立刻開始狂奔,因為還有半里路,不過後來上馬的弓騎兵就可以開始慢慢加速了。
陣陣馬蹄聲中,一千弓騎兵在三面大旗的指引下,在兩百步的時候,他們突然加速開始衝鋒。
雖然南唐靜海軍這邊在周國鐵騎出門的時候就看到了,還算盡責的基層軍官也把情況報告了上去。
但是姚彥洪這個有戰爭應激症的軍使,還是動作慢了些。
等他下達撤回來堅守營寨軍令的時候,薛歸忠、楊歸忠、鄭歸忠三兄弟率領的弓騎兵,已經突進到了靜海軍的軍前了。
此刻靜海軍大部分的兵卒都在等著吃飯,別說他們本來就沒什麼甲,就是有甲,也沒有多少人能這麼快披上甲。
而且等了半天的饗食還是沒吃上,不少人肚子餓的咕咕叫,哪有那個心思去戰鬥。
因此這波一千人的弓騎兵本來是去試探的,卻竟然打出了衝擊騎兵的效果。
靜海軍的軍營彷彿是豆腐做的,直接就被一千人切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
薛歸忠兩手如雄鷹張翼,無甲的靜海軍士兵,接二連三的撲倒在了地上,看著修建還算整齊的營壘,根本如同虛設。
士兵們掀起了逃亡的人浪,在哭爹喊孃的慘叫聲中,波浪般起伏著到處亂跑。
作為一個割據了幾十年,還處在南唐與錢越爭奪前線的靜海軍,主力不多,就是姚彥洪手下的千把牙兵。
雖然姚彥洪第一反應就是要跑,但手下的牙將制止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