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意與下面人表演這種求賢若渴,尊重人才的君王,才真有可能是一個值得投靠的君王。
兩人見禮完畢,張賢存再次上前。
“這位就是益哥兒吧,某之七世外祖乃是大朝讓皇帝,與兄長可有同宗之誼呢。”
說完,張賢存又去拉住了李從益的胳膊,顯得極為親熱。
李從益本來有些畏懼的站在和凝身後,聽張賢存這麼一說,臉上也露出了驚喜的神色。
兩個年歲相彷的少年,一下就留拉進了距離,李從益臉上的憂懼之色,也不再那麼明顯。
短短的十幾分鍾,張賢存表示出來的品質,立刻就打消了王淑妃和李從益的恐懼,又得到了和凝的高度評價。
一行人立刻加快速度,開始往長安而去。
。
。
霸橋位於霸水之上,乃是八水繞長安之一。
張昭拿下潼關扼守風陵渡後,就命陰鷂子屯集大軍搶修潼關。
陰鷂子又命羅玉兒率兩千精銳,拿下了潼關以東的函谷關,徹底封鎖了進入關中的通道。
做完這些之後,張昭率主力三萬大軍回師屯於霸橋,閻晉率軍兩萬屯於咸陽。
他們都沒準備進城,甚至張昭都沒讓手下的遊奕騎靠近長安,因為張昭在等一個機會。
按照此時的情況,既然涼國大軍是晉主石重貴邀請而來的,理應馬不停蹄往東京開封府而去,而不是反過來進入長安。
同時比起華州、耀州的慘狀,長安之民在這場席捲大半個晉國的自然災害和人禍中,受到的衝擊是最小的。
因為鎮守長安的晉昌軍節度使安彥威,在後晉此時的一票節度使中,算是一股清流。
此人能力一般,但是不貪不暴,做事很有規矩。
水旱災害席捲長安的時候,他該開倉放糧,就開倉放糧。該打擊囤積,就打擊囤積。
加上這些年長安發展起來之後,附近的武功、新豐、萬年等縣的水利工程恢復了很多。
長安居民在安彥威的治理下,竟敢勉強躲過了這次災害。
所以他們對於張昭和涼國大軍,並沒有華州、耀州、涇州、鳳翔府受盡蹂躪之民那麼渴望,反而稍微有些畏懼。
要知道這個時候,軍隊的素質可是一言難盡的,雖然涼國要比其他軍隊好很多,但民眾還是挺害怕。
所以,張昭準備等一下,等一個長安之民主動邀請他進城的機會。
這個機會,就是耶律德光入東京開封府的訊息傳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