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杜重威和他萬萬都沒想到,這個訊息根本就契丹人放出來的假訊息。
繞後的契丹兵馬也不是幾百騎,而是由契丹檢校太傅,統軍副使,實際擔任大軍先鋒的高松,所率的左右鐵鷂子軍和虎軍共五千騎。
而高松此人,在歷史上也被稱為高模翰,渤海人,雙臂猿長,有千鈞之力,極擅長騎射,是契丹聞名的勇將。
當年契丹滅渤海時,青年高松逃到了高麗,很快就在高麗國內嶄露頭角,隨後得到了高麗國王王建的欣賞,王建還專門從宗室中認了個女兒嫁給他。
不過高松後來捲入了高麗國內的政治鬥爭,只能逃回契丹保命,而後不久又在契丹境內酗酒殺人獲罪。
不過此時,耶律阿保機知道了高松的勇武之才,赦免他不說,還把高松招入了皮室軍中。
高松從此嚴格約束自己,開始一心為契丹效力。
當年在晉陽城下,高松就率軍擊敗了張敬達,切割高行周、符彥卿等騎兵與大隊步軍的連線一戰,就是高松的傑作。
這幾年,高松雖然立下了不少功勳,但因為渤海人和高麗來人身份,一直不是很受重用。
但耶律德光被後晉擊敗得太慘,也顧不得了很多,於是把一直在密林中清剿女直人的高松給調了回來。
高松所率領的左右鐵鷂子軍和虎軍,都是以渤海人為主的軍隊,名聲雖然不如其他皮室軍威風,但戰鬥力並不低。
第三日,梁漢章終於追上了高松所部數千人。
而此時,高松已經以逸待勞等候多時了,他先是遣虎軍與右鐵鷂子軍四千騎與梁漢章纏鬥。
雙方大戰兩個時辰,梁漢章所部極為疲憊,雖然數次打退契丹騎兵的進攻,但就是不能擺脫糾纏。
等到午時左右,梁漢章所部人困馬乏到了極點,極大的傷亡也導致士氣不斷降低。
見此情況,高松親率左鐵鷂子軍三百甲騎,在輕騎的掩護下,突然出現在了晉軍騎兵眼前。
梁漢章與所部親兵猝不及防,混戰中,梁漢章被一支流失意外射中左眼。
高松趁機勐攻,梁漢章傷了眼睛,血戰不得脫,只能遣還可以突圍的部分軍校突圍出去報信,他自己則陷於陣中,被契丹騎兵斬殺。
而此時的杜重威已經到達了瀛州城下,結果他並未看到劉延祚來投,始知劉延祚所言是假。
而後又聽到了契丹皇帝親率大軍,已經到達了瀛州北面莫州的訊息,杜重威內心大為恐懼。
正在此時,逃回的貝州永清軍軍校帶來了梁漢章戰死,以及已經有數千契丹騎兵繞到了大軍背後的訊息。
驚慌中的杜重威身上那股拿下幽州的氣勢立刻就洩了,他慌忙帶大軍從瀛州撤退,一路退往了南邊的深州武強縣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