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汗,或者具體說要擁有一個可汗稱號,實際上也是有它的一套傳承體系和規矩的。
而且這個規矩還很大。
那麼,就有個問題,歷來草原上大大小小的部落首領,都可以成稱為可汗,跟草頭王似的,聽起來好像不怎麼值錢啊!
是的,從事實上來說,光是一個可汗,也確實不怎麼值錢。
真正有含金量的,其實是可汗前面的頭銜。
比如一直被後人津津樂道的天可汗這個稱呼,它的尊貴之處,就在於這個天字上。
實際上按照音譯來說,天可汗可以被翻譯成登利可汗或者登裡可汗,也可以直接一點稱為騰格里汗。
之所以會被稱為天可汗,那是唐朝的翻譯人員和草原上的部落首領,集體拍馬屁的傑作。
天可汗,聽起來就威風啊!簡直就好像是世界之王一樣。
而且還能解釋的通,因為騰格里在突厥語中就是上天,蒼天,天神的意思,甚至很多草原民族最初的信仰就是騰格里。
這個詞的生命力極其強悍,一直傳到了後世共和國時期都存在。
蒙古人的長生天,也就是騰格里,所以登利可汗、騰格里汗翻譯成天可汗,也似乎沒有什麼問題。
誠然,在草原可汗的體系中,騰格里汗,確實要高出其他汗號,那麼一點點。
但把騰格里汗認為是眾汗之汗,是不正確的。
不過,在經過了唐太宗和唐高宗父子兩人的接力之後,騰格里汗這個名號,也開始在草原民族心中,變得更加尊貴了起來。
再來看看菊兒汗這個稱號,後世也喜歡把它翻譯成眾汗之汗。
這也是不正確的,因為菊兒汗的菊兒這個詞,實際上也可以被翻譯成古爾或者處羅。
也就是說,菊兒汗是等同於古爾汗和處羅可汗的。
而他們的詞源,就是闕,按照後世拉丁字母的拼寫就是Kul,讀音正好與闕近似。
《重生之搏浪大時代》
它的本意是榮耀或者光榮,所以菊兒汗、處羅可汗、古爾汗的本意是榮耀可汗。
那麼,為什麼菊兒汗會被稱為眾汗之汗?
甚至後世某些人把印度的莫臥兒帝國,也稱為菊兒汗國,還理所應當的把這個稱號說的尊貴無比。
那得從唐太宗說起。
當年唐太宗征服草原之後,突厥、薛延陀、鐵勒等部,推舉唐太宗為登利可汗,也就是騰格里汗,然後被唐朝官員轉手就翻譯成了天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