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是憑藉榆林的掩護,擊退了跟追蹤而來的千餘契丹輕騎,然後馬上就派人去向安審琦求救,同時則對身邊的慕容彥超說道。
“彼眾我寡,走無生路,不如血戰,可不負朝廷!”
慕容彥超本是吐谷渾人,是河東劉知遠同母異父的弟弟,早年間曾冒姓太原閻氏,因其又黑又醜還是個麻子,看著就令人生畏,有閻崑崙的綽號。
這樣的人,自然也不是膽怯之輩,聞言當即答應,並與皇甫遇一左一右分佈列陣。
這邊蕭實魯聽到奏報,就怕放走了晉軍,因而率領大軍心急火燎趕緊追趕。
結果剛走到離榆林兩三里的地方,只聽得鼓聲震天,皇甫遇與慕容彥超從榆林分左右突然殺出。
晉軍以半披甲的甲騎為先鋒,壓根就不在馬上射箭,直接衝陣。
皇甫遇一馬當先,手持馬槊就勐衝了出來,契丹軍猝不及防,只能以馬弓射晉軍甲騎,殺傷力甚至微小。
不過十幾息,晉軍就衝到了軍前,蕭實魯率領的數千前鋒,頓時直接就給幹崩潰了。
好在這老小子也是機靈,拔馬就往後跑,才沒被當場打下馬來。
這一下,戰場形勢變成了晉軍趁勢勐攻,遼軍騎兵還不了手,只能側身向後射擊應對。
幾個衝鋒下來,折損兵馬就超過了四百,急的蕭實魯連自己的甲胃都扔了,生怕被晉軍逮住。
雙方糾纏了一刻鐘多一點,渡河的遼軍大隊終於趕到,漫山遍野恐怕有上萬人之多。
皇甫遇讓人豎立起自己滑州節度使的牙門旗,衝著身邊計程車兵大聲喊道。
“事急矣!彼輩多輕騎,逃脫不得,不如繼續衝殺,退其軍,始得還!”
周圍兵將大聲應答,皇甫遇於是繼續率軍疾衝,對面的契丹兵馬也撥出大量騎兵,前來接應蕭實魯。
皇甫遇以自己為鋒失,所部悍勇異常,連破契丹軍三道防線,眼看就要追到蕭實魯了。
只可惜,他與慕容彥超總共就四千兵馬,還留了幾百人在榆林看馬,而契丹騎兵越來越多,已經多達三萬餘人。
等皇甫遇衝破遼軍第三道防線後,奚王拽剌的奚人步弓手已經列陣集結完畢,他們手持硬弓,以重箭拋射晉軍。
晉軍騎兵大批大批的落馬,追擊的勢頭為之一頓,就連皇甫遇的戰馬也被射中斃命。
此時,經過奚人弓箭手的兩輪重箭後,契丹騎兵簡單披甲,也不射箭,跟方才晉軍一樣,衝殺了過來。
眼見事情緊急,皇甫遇的親衛將,在軍中擔任紀綱(軍法官)的杜知敏,毅然將自己戰馬讓給皇甫遇,大聲疾呼:“公速上馬!”
恰在此時,落後一點的慕容彥超也趕到,兩人併力在契丹軍中來回衝殺。
他兩都是萬人敵的勇將,這種混亂時刻,契丹人沒有佈置起軍陣,完全擋不住他們。
三千晉軍騎兵在兩萬契丹騎兵中左衝右突,竟然奇蹟般的衝出了包圍,自身沒有損傷多少不說,還殺傷了數百契丹騎兵。
等到衝出包圍圈後,皇甫遇環顧左右,沒有了杜知敏的身影。
身邊的族人皇甫衝知道皇甫遇在找誰,他手指後方大聲喊道:“杜知敏與十餘人被圍彼處,恐已被擒殺!”
這時,衝出來的慕容彥超也到了皇甫遇身邊,皇甫遇對著慕容彥超在馬上一拱手。
“知敏蒼黃之中,以馬授我,義也,安可使陷於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