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瀚海唐兒歸> 第454章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54章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1 / 4)

李聖天父子三人在談心,張昭實際上也沒睡覺。

有些話,李聖天不能跟李從德說的太明白,不然李從德說不好有要起別樣的心思。

但張昭是能看出來的,這也是李聖天的陽謀。

他這位舅父天子,短於征戰,但長於政治,眼光更是長遠,加上有曹元猩幫助,早就把其中的利弊給看透了。

可以說,自始至終,李聖天就沒有霸佔安西的意思。

因為他知道這是沒有意義的,張昭如果不能入主中原,就根本沒有能力來統治安西,那他就不用說霸佔與否,張昭必然不會來跟他爭搶。

而張昭要是入了中原,那他就更不能霸佔安西。

因為在這個時代看來,別說強大的漢唐,就是北朝魏國,氐族前秦那樣的政權,騰的出手來之後,都要收復西域。

張昭若是一統天下,以張昭的能力,怎麼可能不管西域?

就如李聖天所說,昔年想以安西幾個城池抗衡天朝的,早就死的不能再死了。

而沒有收復西域,中原天子又怎麼能說自己一統天下金甌無缺?

是以,與其等到那個時候,變親為仇,不如現在就交出去。

而且這個交出去,還是名義上的,張昭一走,西域基本就是李聖天在幫張昭看著。

雖然張昭留下的李若愚、陳輝耀,甚至連李聖天女婿曹延祿都不會事事聽他的。

但李聖天畢竟有大義在,在這十年中,將李家的子孫,安排到各地當個小城主,多圈一些莊園田地,那不是很正常的嗎?

等張昭的視線回到安西,要是削李氏子孫手中的權力,把他們召回中原,那總要高官厚祿加勳位田莊優待吧?

這不比在安西當個小王舒坦?

要是不削,以李氏子孫為基礎,並立向西,夏君夷民。

那李家子孫不得撈個三五個小藩國,這不比守著于闐跟中原對抗好得多?

而且李家這麼忠心大朝,誰還能以域外胡人視之?更可以世代跟張氏皇族結親,與國同休。

要是子孫爭氣,就在外面當藩國大王,不爭氣就退到中原做勳貴,享盡人間富貴。

這麼一想,張昭都想過這種日子了。

同時想到這些,張昭對於呼叫於闐金國的物資和甲兵,也開始心安理得起來了。

李聖天就是在搭他的便車,在搞一筆極大機率大賺特賺的投資。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