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話聽在高行周耳中,又是另一番感受。
虎刺勒這人的脾性嘛,屬於那種一看就知道的,按高行周的看法,虎刺勒就是個沒心眼的漢化胡人。
今日他能如此說,定然也是心中如此所想。
他高行周父子在戚城,率五千宋州歸德軍,為國作盾,結果差點被石重貴和景延廣坑死。
如此遭遇,不可能心裡沒有不滿,只是也不好多說什麼,就在心裡,重重記了石重貴一筆。
戚城一片歡騰,魏州城中,可以稱得上就是如喪考妣了。
耶律德光剛剛接到耶律屋質的敗報,就一腳踢翻了身前的扳足桉。
這雖然戚城諸將沒敢追的太遠,但契丹人的損失可不少。
鐵鶻軍沒了四百精銳甲騎,幾乎可以說喪失了戰鬥力。
鐵鴿軍和鐵林軍也沒了上百騎,其餘騎兵損失數百。
最慘的是趙延壽的盧龍軍,他們由於大部分是步兵,又是撤得最晚的。
趙德均、趙延壽父子本來就不屬於代北武勳系,加上一直有抱契丹大腿的習慣,為中原諸將不齒,所以戚城諸將有意追著他們打。
趙延壽本部五千餘人,等到收攏殘軍的時候,只剩下了一千多人。
其餘不知道是被俘殺了還是跑了,反正是不會再回來了,聽聞趙延壽已經哭死過好幾次。
能不哭嘛!契丹人這個遼國,此時可以說,還是有很深的部落印記,
這幾千人可是他趙延壽的私產,也是他能一直耶律德光面前風光的本錢。
這一下,本錢縮水了三分之二,沒了這幾千人,他在耶律德光和其他契丹人面前,說話的聲音都打不起來了。
踹翻了扳足桉,罵完了人,找藉口打了幾個內侍的板子出了氣,耶律德光又不得不開始仔細的考慮了起來。
他率十六萬大軍南下,結果這短短一個多月時間。
西路軍在河東先小勝後大敗,偉王率領一萬多殘兵,都快到魏州了。
東路軍的麻答在也是先小勝過後大敗,得了個博州城,結果在馬家口折損數千。
把修築浮橋的材料給耗光了不說,還連累的楊光遠幾乎全軍覆沒。
剩下唯一的希望中軍主力,也沒好到哪裡去,一個小小的戚城打了快兩個月打不下來,反到被嘣了牙。
那可是四百鐵鶻軍甲騎啊!耶律德光心疼的眼淚都要下來了。
不行!不能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