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回鶻的頡利毗加知道後,一邊讓龜茲守將緊守,一邊調集一萬騎兵開進到輪臺城附近,與于闐軍隊對峙。
作為能從烏母主可汗四子奪位中勝出的佼佼者,頡利毗加也不是善茬。
他很敏銳的感覺到了,這一次於闐進攻龜茲,很可能不是單獨行動,而是和涼國商量好了的。
於是他僅僅派出了一萬人的騎兵前往龜茲,目的是不讓龜茲守軍輕易投降,而不是解圍。
高昌國內的精銳,仍然在防備涼國軍隊的突襲。
繼續與此同時,收到了高昌回鶻急信的薩克圖,也開始在七河之地賽里木湖畔,召集葛邏祿各部,準備出兵支援高昌回鶻。
八月底,讓張昭膽戰心驚的曹三娘子分娩,終於沒出意外。
慕容信長抱著這個比他小了二十三歲的妹妹,激動的手足無措,比他自己的兒子虎頭出生,都讓他感覺複雜。
自此刻,有了這個妹妹起,慕容信長才在真正意義上,成了張昭的家人,他與張昭之間,總算是有了血脈的聯絡。
而早在曹三娘子分娩前,第二次懷孕的曹十九娘,為張昭誕下了第三子,也是嫡長子。
偌大的涼國,終於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繼承人,張昭的母親宋氏,為他起名玉哥兒。
九月初,終於放下心來的張昭在敦煌誓師出征,大軍分南北兩路。
以北路軍為主,共計騎兵兩萬五千人。
北路軍以白從信為先鋒,慕容信長為副將,兩人統帥精騎四千,招攬數十河西商人為嚮導,為大軍開路。
其餘兩萬一千人分三次透過蒲類湖,瓊熱多金與黃英達率五千人第一批透過,張昭親率主力九千人第二批透過,馬殺才率七千人為後軍。
而南路軍以騎馬步兵為主,由馮暉率領,武原兒為行軍司馬,共計四千五百人。
他們將會在陳廷驍逼迫他父親陳輝耀反叛高昌回鶻後,進入尹州。
然後以陳家的數百甲士以及千餘族兵的為嚮導,出尹州直逼高昌城,擾亂頡利毗加的視線。
北路軍則會在齊聚鹹泉鎮,等待南路軍吸引高昌回鶻主力後,突然出動,攻下浮圖城。
然後繞道東南,從白水澗道,也就是後世烏魯木齊東的達坂城區殺向高昌。
力求聚殲高昌回鶻主力與高昌城外,不讓他們跑到大漠深處。
這套計劃,聽起來似乎非常順暢,就是個簡單的南北夾擊。
但是在這個時代,沒有無線電通訊裝置,南北兩軍一旦分開,就會斷了聯絡。
雙方只能按照約定的時間幹約定的事,到達約定的位置,一旦有一方失期,就會產生極大的變動。
所以,張昭其實也做好了南路軍,不能順利吸引高昌回鶻主力的準備。
所以抽調的騎兵,都是涼國中,除了閻晉所部以外的最精銳。
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