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樣的渴望,當然對於安西的情況,白從信是從各方面都研究過的,估計消滅高昌回鶻,都在他腦海裡打了無數遍了。
“天王請看,昔年唐國同光四年,契丹主耶律阿保機為了懲戒高昌回鶻,派三萬鐵騎越過千里黃沙,從這裡直接兵臨浮圖城。”
白從信先是標出了926年,契丹人對高昌回鶻發動軍事打擊的路線。
就是出大黑山,從北塔山和博格達山中間的通道穿過,直接出現在庭州城外。
白從信接著說道:“當年契丹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在這之前,契丹人就有部族在這北面遊牧。
使得契丹人有了足夠的嚮導和後勤支援,所以他們才能萬里一擊成功。
但這些優勢,咱們是沒有的,這條路要穿過千里黃沙,貿然進軍危險性很大。
而且還不能攜帶多少輜重,只能突襲,萬一不成功就必須要返回,沒有任何糾纏的資本。”
張昭點了點頭,他也研究過這條路線,確如白從信所說,當年契丹人能成功,最大的依靠就是他們在這一帶有足夠的嚮導和後勤。
而且契丹人的目標和張昭可不是一樣的。
契丹人是要教訓高昌回鶻,勒索一大筆財貨的同時,再把以西以北黠戛斯人收歸統治。
但張昭可不是,他是去滅亡高昌回鶻的。
要是貿然輕騎前去,破不開庭州城,或者說無法對高昌回鶻產生致命打擊,那就麻煩了,單就浪費的輜重,就得是天文數字。
“白三郎你就別賣關子了,你肯定有解決辦法,快說出來。”
都是老兄弟了,一看白從信賣弄上了,氾順、黃英達等人立刻就開始起鬨。
張昭也笑著點了點頭,讓白從信繼續說。
白從信這才回到沙盤前,他手指在契丹人進軍路線的南邊劃了一條線。
“這裡是尹州以北,昔年大朝曾在此設蒲類縣。
以前商路斷絕,這條路因為太過荒涼而被廢棄,現今得天王重開商路,是以開始慢慢有了不少商人經過。
此路雖然也需要穿越幾塊沙地,但因為距離瓜沙二州並不遠,咱們可以從容排程,也可以徵發商賈作為嚮導,遠比冒險走契丹人的老路,要好得多!”
張昭靠近一看,白從信說的這條路,實際上也是屬於一條夾雜在兩山之間,位置在尹州北邊一點。
不過,張昭越看越是熟悉,突然他看見了沙盤上,有一個表示小湖的標記。
白從信看見張昭也注意到了這個小湖泊,他接著說道。
“此湖名叫蒲類湖,距離庭州只有四百餘里,我們還可以到這裡補給一下水,甚為方便。”
蒲類湖?張昭明白他為什麼對這條路覺得這麼熟悉了。
這他麼的,不就是共和國時期從額濟納旗進入新疆的G7高速那條路嘛。
不出意外的話,這蒲類湖,應該就是後世的巴里坤湖,而且這條路張昭還有印象,因為他穿越前曾經自駕跑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