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範質等人被張昭的騷操作,震驚的說不出話來的時候,涼州城中的張二郎真君正在發愁。
因為他這次開的科舉,很可能要面臨一個極為尷尬的場景,那就是幾乎沒什麼文士。
這河西隴右,你說開武舉,那是漫山遍野的人。
這些天的涼州,衙役們的工作量,比平時多了十倍都不止,因為各地、各族的熊虎之士都來了。
他們當中好多人,壓根就什麼錢也沒帶多少乾糧,一路上在驛站胡吃海塞,到了涼州就身無分文。
或者有點錢,那也很快就在涼州的花花世界,吃喝嫖賭完畢。
為此,張昭只能讓左右羽林衛輪流上街維持秩序,並且把那些沒錢的傻貨,抓到軍營裡關起來。
安排他們吃住的同時,也不讓他們在外面鬥毆生事。
可千萬別把這時候軍人,當成後世解放軍那種形象。
這時候的軍人,特別是來考武舉的,都是些把打架鬥毆,看的比吃飯喝水還要正常的憨貨。
碰到一起了,就因為幾句話不對付,就能狗腦子打出豬腦子。
這倒也不是他們人有多壞,而是沒有接受過最基本的教育,腦子裡就沒有紀律這根弦,衝動起來了,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有時候為了一個承諾,能把命都搭上,有時候為了意氣之爭,一點小口角也能上升到殺人的地步。
張昭開武舉,一方面是想挖掘民間遺留的真正有本事的人。
另一方面就是想把這樣的憨貨都找出來,然後用軍律約束他們,用厚賞功勳激勵他們。
在保證自身軍隊戰鬥力的同時,又能讓鄉里鄉間更安寧一點。
“大王,秦州的趕考學子也來了,一個明經科的都沒有!”
新鮮出爐的瓊林院大學士郭天策走了過來,臉上滿是苦笑。
張昭也只能報以苦笑,他原以為秦州的文教還算不錯,是不是能出幾個來考明經科的,結果一個都沒有。
想想最開始,張昭還想開進士科,簡直是想多了,明經科都沒人考。
“沒有也行!”張昭招呼郭天策坐下,自己拿過武舉的名單邊看邊說。
“咱們自己人,也就是敦煌那幾個家族有些懂經義的,真要來幾個考明經科的,咱們連負責考核的官員都沒有。”
此時的涼國,文華之氣最好的,應該還不是秦州,而是沙州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