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瀚海唐兒歸> 第412章 天王、天可汗與法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12章 天王、天可汗與法王 (4 / 4)

此時河西,諸族並立,胡漢雜居,胡人的人數還要多於漢人,要把他們拉進來,團結同化掉,就要一個他們能理解的稱號。

涼國王這個稱號本來也是可以的,但很可惜,如今的中原天子是石敬瑭,所以天王就是最合適的。

張昭準備過一段時間後,就開始伏低做小與中原聯絡,表示願意再次接受石重貴的冊封。

這樣就可以成功把石重貴的目光引向契丹。

至於後晉的冊封張昭不想接受,那就要先拖一拖,看看石重貴堅挺不堅挺。

如果他等不到冊封落實,他就被契丹給搞定了,那可怨不得我張天王。

如果石重貴堅挺下來了,那張昭就接受後晉冊封。

在唐人中以涼王自稱,在党項人中就稱兀卒,在回鶻人和達旦人中就稱天可汗,在吐蕃和諸羌、吐谷渾中稱無上天大慈法王菩薩。

等到入了中原,再用皇帝稱呼,這樣一下就把什麼天可汗、兀卒、等同贊普的法王,全部給置於華夏皇帝之下了。

美得很!

而且這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在擊破高昌回鶻之後,菊兒汗這個稱呼,就可以被取消了。

因為當初碎葉諸部尊張昭為菊兒汗的時候,可是跟李聖天定下了天子在上,汗在下規矩的。

也就是說,在如今于闐大金國的于闐、碎葉、疏勒、寧遠四地,菊兒汗的位置是在於闐大金國天子之下的。

對於給了他極大幫助的李聖天,張昭是非常尊重的,可以說沒有李聖天就不會有如今的張昭,張昭也無意改變于闐的現狀。

因為于闐距離敦煌就有三千多里,還隔著塔克拉瑪干沙漠,你收回來幹什麼?

派官吏過去管理?

那完全沒用,派去的官吏要麼幹不下去,要麼很快也會自立為王,究其原因就是太遠了。

現在於闐李氏和張昭糾纏如此之深,兩人是舅甥,第二代是親家,第三代最少要結親好幾對。

涼國的奉天王太后是于闐的奉天長公主,這麼鐵的關係,哪有比尉遲李家繼續統治于闐更好的?

只不過,目前遺留的問題是李聖天在安西、河西地位比張昭高。

所以藉著擊破高昌回鶻這一仗,張昭就可以把菊兒汗的尊號變成天可汗,再給李聖天上個舅父天可汗或者舅父法王的稱號。

等到李聖天去世後,于闐王一系的地位,就自然在張昭之下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