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州城,過了正月,冰雪消融,沉寂了一個月多的夏州攻防戰繼續開始了。
不過這次攻城,那可就不是前幾個月中那種慢慢打,慢慢磨了。
足足五個多月的圍城,夏州西城中定難軍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
歸義軍的耐性也被耗的差不多了,都在想著攻下夏州城,好榮耀回鄉。
張昭也眼見軍心可用,於是親自督促大軍開始勐攻。
此時西城西門外的兩座土丘,已經堆到跟城牆一樣高,七架投石機不停把黑色的陶罐投入夏州城中。
這些陶罐中裝著用石漆(原始石油)、桐油、木炭等物調製出來的一種類似瀝青的粘稠物。
這東西附著到什麼物體上燃起來後,用水基本是無法熄滅的,必須要大量覆土其上才可以。
中國古代的投石機,實際上有個比較大的缺陷,那就是基本都是拖拽式的。
也就是用人來拉動投石機把石頭投擲出去,本質上與弓弩的原理是差不多的。
可以把這種投石機看成一種巨型的弓,或者可以拋射的床子弩。
好處是,這種投石機的精準度非常高,因為可以用人力來主動控制彈道。
歷史上唐文宗大和元年,武寧軍節度使王智興,討伐橫海節度使李全略的兒子李同捷時,李同捷讓擅長罵人的牙兵,在城頭辱罵王智興。
王智興則讓手下擅長操作投石機的牙將,於二百餘步外,飛石十斤,一發就把這個擅長罵人的牙兵直接砸爛了腦袋,精準度可見一斑。
但問題也很大,首先要達到這樣的精準度,一般人是不行的,必須要精銳人才。
二是拉拽式投石機普遍投石較小,十斤到十二斤基本就是極限了。
要投巨石,製造昂貴、難以移動不說,還基本只能用一次。
至於威力大,射程遠的配重式投石機,張昭本來早就派了使者,去通知薩曼波斯埃米爾哈米德。
讓他為張昭在阿巴斯哈里發國或者東羅馬帝國,招募會打造配重式投石機的工匠。
結果傳回來的訊息讓張昭大跌眼鏡,找了一圈,帶回來的投石機工匠,都不知道什麼配重式投石機。
感情這玩意還沒被髮明!
張昭雖然略微知道配重式投石機,好像是用槓桿原理髮射的,但對於細節那是一點都不知道了。
於是只能有給了個模湖的大概方向,讓劉迪去接著研發。
所以在頭幾個月的攻城戰中,張昭沒怎麼動用投石機。
一是就這麼幾臺,還只能發射十斤左右的石塊,只能說還是挺嚇人的,但用處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