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唐末到現在,洛陽幾次經歷劫難,城市已經衰敗不堪,許多坊市建築倒塌,長滿荊棘如同野地。
失去了管束的民眾,甚至直接就在路上取土建房,搞得整個洛陽坑坑窪窪的一片,許多坊市地上的坑太大,以至於連牛車都不能通行。
宮城也好不到哪去,朱漆剝落,偶有垮塌導致宮牆多處出現大小不一的洞,狐兔野狗出沒其中。
這時候,整個洛陽城已經事實上和郊區連城了一片,所謂浩然神京、旁通綠野就是指這個現象。
現在還算是有點國都氣象的,也就是莊宗時期修整過的宮城紫薇城,以及靠近紫薇城的福承坊等幾個坊市。
但龍辯等使節居住的四夷館在伊水邊上,等他叮叮哐哐的趕到耶律倍住所,這位阿保機的長子,已經得到了一個喜憂參半的訊息。
十餘日前的九月初三,後唐北面兵馬副總管張敬達,率軍十一萬圍困太原。
唐軍挖長壕圍困,眼看石敬瑭支撐不住,這位雙眼一閉,立刻放棄所有臉面,以割讓燕雲十六州,稱兒皇帝為條件,請來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的五萬大軍。
此後唐軍被迫解除太原的圍困,張敬達遣驍將高行周、符彥卿主動出擊。
耶律德光佯裝不敵,將高行周和符彥卿所率騎兵引至汾水以南,而後突然以伏兵殺出,將後唐軍隊切成兩段。
雙方大戰三個時辰,失去了騎兵掩護的後唐步兵大敗,被殺死者多達萬人,衣甲器械糧草輜重,幾乎損失殆盡,事實上全軍覆沒。
而位於南邊的騎兵隊伍倒是沒多大損失,但他們人數太少,已經無法改變戰局。
其後高行周、符彥卿多次率騎兵出戰,但收效甚微。
張敬達收攬敗兵被圍在晉安軍寨,只等一場內部變亂,就可以退出歷史舞臺了。
此戰的十一萬軍,基本就是整個後唐的大部分精銳所在,張敬達一旦兵敗,石敬瑭和契丹騎兵就可以直取南下,洛陽朝廷已經危在旦夕。
耶律倍本來是想把龍辯招來談論一下佛法和畫技,此人是契丹人中難得的文化人,詩詞歌賦和丹青都很不錯。
龍辯師承的敦煌畫派融合東西,擅長宗教繪畫,對於耶律倍來說頗為新鮮,所以兩人還是很投緣的。
“團柏谷一戰失利,朝廷恐有傾覆之兆,某也是與大師投緣,方才不避言語。
遼國主堯骨(耶律德光)雖然是某之二弟,但大唐才是我之家國,是以突收此等噩耗,今日實在無心和大師討論佛法,還請大師見諒。”
耶律倍一臉的沉痛,彷佛心裡急得不行,但實際上他這是做給別人看的。
早在石敬瑭引耶律德光助戰之前,耶律倍就覺察到了後唐的虛弱,他曾秘密寫信給耶律德光,稱中原虛弱,可南下圖之。
龍辯心裡咚咚地狂跳,他當然不是因為團柏谷慘敗而為後唐朝廷擔心,他實際上是想起了張昭的話。
當初張昭告訴他韋陀菩薩與他夢中神遊,言及東都耶律倍有一女頗有佛性,可為玉女寶,讓龍辯於東都遭厄時解救。
當時龍辯覺得,這要麼是張昭要麼在哪聽了耶律倍女兒中有一絕色,然後色心大發,要麼是假託此事強化他法王的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