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現在只有兩個兒子,阿依古麗是個胡姬,還是個寡婦,生的兒子地位不高,是張昭以後為了控制怛羅斯一帶準備的。
但作為君王式的人物,後繼有人可是非常重要的指標,所以張昭決定帶李若柳為他生的長子去。
副王府大殿,奉天軍隊正以上軍官,張昭親衛憾山都火長以上軍官,李聖天為他組建的玉成軍,隊正以上軍官都在了。
看來是取,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之意,也隱含李聖天玉成他的意思。
這就是張昭現在所有的班底,奉天軍能帶走的一千五百人左右,憾山都三百人,玉成軍三千人,隸屬於火雷衙的分金都兩百人,總共剛好五千人。
其中具裝甲騎六百,輕甲弓騎兵一千五百,騎馬重步兵二千七百。
裝備方面棉甲九百套,鐵扎甲二千一百套,鎖子甲和環鎖鎧共計一千一百套,神臂弓一百二十把,梨花槍一千杆。
有汗血馬血統的各式大宛馬三千匹,天竺折耳馬五千餘匹,其餘各式挽馬、騎乘馬兩萬餘匹。
不過馬兒雖然多,但他不能全部帶走,不然根本養不活。
所以還有留下一部分在寧遠和疏勒,但即使這樣,張昭的戰馬還是很有富餘。
“臣等為大王賀!”
當李準乖乖巧巧充滿好奇的跪坐在張昭身側的時候,眾人的目光都被吸引過去了。
過了幾秒就是山呼海嘯的恭賀,而且大多是發自真心,張昭也懶得現在改名字,等東歸之後再說吧。
君王后繼有人,那就代表君王這方面能力是沒問題的,以後他們打下的天下,兒子兒孫就都可以享受,不會因為君王的去世沒有後人導致再次陷入混亂。
“張忠!”張昭大喝一聲。
“臣在!”已經當了父親的老張忠滿臉紅光的出來了。
“某命你以長史身份,留守寧遠,戰馬的馴養,願意安頓在寧遠的將士們,你要照顧好他們,賞賜、撫卹都要落到實處!”
“臣遵命!”老張忠也終於不到處亂跑了,因為他有了孩子,身體也不太好,以後或許會回敦煌,但不是現在,張昭乾脆就讓他留守寧遠。
“諸君!做好東歸的準備吧!有什麼還需要準備和裝備的儘快提出來,兵、戶、工三曹會立刻補齊。
三日後,某親自檢校大軍!我們出發東歸!回敦煌!回涼州!回我們那魂牽夢繞的長安去。
去看看我們祖先為之自豪終生,忠貞不渝的大唐!”
“東歸!東歸!回大唐!回大唐!”
除了張昭的憾山都以外,在座的幾乎都是安西唐兒的後裔,他們轟然半跪在張昭面前齊聲高喊!
郭天策、李七郎、惠通和尚鄭通、楊守義、薛守義、鄭守義,甚至魯三郎都飽含熱淚,舉目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