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8年3月28日,拜爾蓋傳來訊息,優素福埃米爾在馬穆魯克騎兵的護衛下,從南方走小道逃脫,回到比林奇。
以撒並未感到過於驚訝。
自己能夠堵住主要幹道,能夠阻止大規模軍隊透過北方沿海,可是沒有辦法將大網撒到南邊沙漠,完全避免小規模隊伍穿插。
化整為零,將大規模軍隊打散成小規模隊伍,這本來就是以撒的目的之一。
1448年4月3日,拜爾蓋地區動亂,優素福要求下屬部落貢獻部落民,加入自己的軍團,被幾個大型部落聯名拒絕。
經過這場大敗,優素福已經基本喪失了自己威壓當地部落的資本,根本沒有鎮壓部落的底氣,只能打脫牙往肚裡吞,默默嚥下這一口惡氣。
在聽說優素福的遭遇後,本來囂張至極的哈夫斯王朝騎兵隊瞬間偃旗息鼓,後撤至邊境之後,派出使節,向以撒求和。
1448年4月5日,阿爾巴尼亞傳來訊息,威尼斯沒法攻佔達尼雅城,斯坎德培也沒能將威尼斯人從沿海堡壘趕走,雙方就此罷兵,簽訂協議。
斯坎德培收復了達尼雅城,獲得了巨大聲譽,穩定了國內局勢。
威尼斯人獲得了一些貿易特權,能夠繼續保留包括都拉斯城的在內的貿易城市。
按照斯坎德培的計劃,戰爭應該繼續打下去,慢慢耗死城堡裡的威尼斯人。
可是,事情走向從來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奧斯曼人動手了。
沉寂了將近一年的穆拉德二世終於開始出手,陳兵阿爾巴尼亞邊境,試圖將斯坎德培這個叛黨從地圖上抹去。
因此,斯坎德培匆匆與威尼斯議和,接受了威尼斯的霸王商業條約。
隨後帶著軍隊,向東而行,對抗奧斯曼的入侵。
馬魯納男爵的黑色兵團隨之向東。
對於阿爾巴尼亞的人民來說,一場戰爭的結束,不過是又一場戰爭的開始。
與此同時,從布達佩斯傳來訊息,白騎士亞諾什已經基本穩定國內局勢,正在糾集東歐各國,準備進行新的一輪十字軍東征。
1448年4月10日,以撒從卜雷加港向西而行,回到了他忠誠的蘇爾特。
全城歡呼聲中,以撒打起自己的旗幟,帶著強大的軍隊和成群的俘虜,回到城主府。
諸位守城的功臣站在一旁,等待著他們的君主。
以撒的眼睛從他們的臉上掠過,看著他們激動的神情。
伊蘇爾特,古赫斯,孔蒂,米哈伊爾……
以撒走上座位坐下。
“守城戰中,伊蘇爾特勳爵位居首功,敕封為歐蓋萊男爵,封地為歐蓋萊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