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隊驚喜地在附近的小山上發現了品相不錯的鹽礦,開始逐步開發。
鹽礦和水井為這座小鎮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多布羅加人,希臘人,斯拉夫人,還有後來的義大利人紛紛遷入,為當地居民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商品。
教堂,鐵匠鋪,市政廳,市集……越來越多的新東西開始出現在部落民的視野中,讓他們眼花繚亂。
因此,越來越多的部落民開始試圖擺脫貴人的控制,前往物產豐富的小鎮定居。
內政大臣伊蘇爾特並不阻攔,反倒嚴禁貴人舍赫干擾部落民的自由。
“進入小鎮,找到保民官,記錄戶籍,蓋上印鑑,從此你就是林頓鎮的合法居民啦!”
“父親,您就是這樣成為自由民的嗎?”
從鹽礦通向林頓鎮的大路上,一輛馬車緩緩走著,身後還跟著幾匹駱駝。
一個父親帶著兩個兒子趕著馬車和駝隊,父親約摸四十來歲,飽經滄桑的臉上微微笑著。
小兒子大概五六歲,一邊吃著口中的椰棗,一邊含混不清地追著父親問這問那。
大兒子趕著駱駝,落在後面。
“是啊,那時你太小,根本不記事。”
“我和你母親,你哥哥原來都是奴隸,林頓鎮帶給我們新生。”
說著,父親掏出胸前的十字架,輕輕親吻了一下。
“但是,”
小兒子努力嚥下一大口椰棗。
“哥哥常說到的那個什麼軍團,他們不也是奴隸嗎?”
“斯拉維斯軍團。”
後面的大兒子補充道。
父親別過頭去,狠狠瞪了長子一眼。
“他們為以撒殿下效勞,殿下又是出了名的慷慨,他們雖然過得富裕,戰利品也不錯,但那是拿命換來的。”
“什麼叫‘也不錯?’,那明明是無比豐富。”
後面的長子不樂意了。
“第一批從義大利回來的軍團士兵們各個披金戴銀,戰甲,刀劍,衣服,鞋子全是義大利造的高階貨!”
“你運多少趟鹽,才抵得上別人一場戰爭?”
“他們在酒館裡一擲千金,包下最美麗的……”
“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