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曆1447年上半年,歐陸進入了一段難得的和平期。
英法舔舐傷口,神羅忙著內鬥,東歐仍然一片狼藉,阿爾巴尼亞和奧斯曼也對峙休戰。
波蘭和立陶宛還沒有完全剷除北方條頓騎士團的威脅,莫斯科也還深陷韃靼枷鎖。
南方傳來訊息,國王阿卜杜拉僥倖逃回首都塞卜哈,立刻宣佈阿德南舍赫和法提耶舍赫為叛賊,並從附近徵召部落民,進行大清洗,清除法提耶在國都的勢力,這才堪堪穩住局面。
法提耶舍赫帶著整個部落宣佈獨立,不再服從王國的管制。
阿德南伯爵南下烏古泉,大破國王守備軍,佔據了當地的田地,牧場,水源和鐵礦,宣佈建立烏古伯國,國教為東正教,臣服於蘇爾特大公國。
烏古伯爵當即宣佈,向蘇爾特聯合商會投資1000個杜卡特,允許蘇爾特聯合商會在烏古城建立分部,用當地的鐵礦交換北邊的奴隸和甲冑。
見他如此識相,以撒也順水推舟,將500個戰爭奴隸以最低價賣給阿德南。
至此,蘇爾特大公國南部形成了法提耶,阿卜杜拉,阿德南三股勢力,三方勢力互相敵對,極力爭取周邊觀望的小部落。
突尼西亞的哈夫斯王朝內亂在即,馬穆魯克忙著應對大馬士革叛軍,抽不出手。
短時間內,蘇爾特大公國周邊是安全的。
接下來一段時間,就是蓄精養銳,招引流民,靜待時機。
現在整個蘇爾特地區大抵平靜,蘇爾特港人口增至7000餘人,一半以上是外來移民。
以撒擊敗費贊,奪取朱夫拉綠洲的訊息已經傳遍了義大利地區,教皇嘉獎了以撒的聖戰行為,在義大利地區大力宣傳這久違的勝利。
不少南義大利失地騎士和僱傭兵來到蘇爾特港,再前往南邊,想在這一場動亂中分一杯羹。
朱夫拉大區暫時臣服在以撒的威壓之下,不過後續肯定還會出現反叛勢力。
三個軍團全部駐紮在朱夫拉大區,一有風吹草動馬上鎮壓。
“目前的情況就是如此,多布羅加的第四批移民就要到了,你們好好安置他們,儘可能將他們安排在新臣服的部落之中,為我們實行監察之職。”
“我會暫時離開一段時間,去我們的海外領地巡視。”
“我離開之後,一切照舊,伊蘇爾特勳爵統管政事,米哈伊爾伯爵統管軍事。”
“讓阿爾伯特多多關注一下阿爾巴尼亞局勢,一有情況立馬彙報。”
“是!”
以撒舉起酒杯,與他們共飲。
公曆1447年2月25日,以撒乘坐摩里亞大公號,離開蘇爾特港,前往自己的第一個目標,羅馬城。
以撒到達時,羅馬城全城縞素。
就在幾天前,教皇恩仁四世駕崩。
這位教皇一直輾轉在各個大公會議上,一直充滿希望地開會,一直絕望地敗退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