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孔蒂騎士和馬魯納指揮官走進來行禮。
“說說吧,那些投降的奧斯曼士兵和帕特雷商人提供的三百人你們準備怎麼辦?”
兩人對視一眼,最後孔蒂騎士先開口道。
“殿下,帕特雷提供的300名城衛隊我剛剛看了,身體素質還不錯,基本的軍事素養也有,只是沒有經過系統訓練,顯得青澀而生疏,可以把他們交給我。”
“殿下,奧斯曼的私兵質量一般,可以令他們改教,然後加入僱傭兵團,”
“至於耶尼切裡……還請殿下自決。”
以撒斟酌了一下,都不怎麼滿意。
“這樣吧,今晚加緊休息,明天拂曉我們坐船去科林斯長城西段,在那裡匯合易卜拉欣軍團和米哈伊爾軍團,再進行決斷。”
二人走後,以撒一陣頭疼。
軍隊來源太過雜亂,使得各不統屬,指揮不一。
守城戰時看不出來,一打野戰就會原型畢露。
這是當前各個國家的通病,有些國君喜歡玩弄權術,放任軍中各個派系相互制衡,不加管制。
好處是,國君的地位穩固,各個派系都需要國君給他們撐腰。
壞處是,大量資源被浪費在內鬥上,矛盾逐漸積累,直到最後爆發。
以撒的小團體已經能看出派系的苗頭,這不是壞事,但不能助長。
槍桿子必須緊緊抓在自己手裡。
這次前往科林斯長城整編,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強對於軍隊的掌控。
第二天,在運輸艦隊的護送下,以撒帶著陸軍登陸科林斯西段。
駐守在此的易卜拉欣和米哈伊爾軍團早早收到訊息,等候在此。
此時奧斯曼缺乏補給,久攻不下,兵鋒暫停,雙方仍然沿科林斯長城對峙。
米哈伊爾軍團裡的老衛兵時隔一年再見自己的殿下,紛紛激動地用矛杆敲擊地面。
更多的人則是面面相覷。
許多人只認得指揮官,指揮官說打誰就打誰,並不清楚自己為誰而戰。
有些士兵第一次見到自己的主君,臉上寫滿敷衍。
但當以撒派人從船上拖下幾袋金幣,宣佈獎賞士兵的功勞時,大家都歡呼起來。
當晚以撒例行巡查的時候,士兵們就熱情許多。
大家圍在火堆旁,以撒也直接席地而坐。
以撒著重檢查了闊別一年多的米哈伊爾軍團,這個軍團由以撒的老衛隊擴編而成,且全都是希臘正教徒,忠誠度最高。
看看廚房伙食,聽聽士兵的心聲,問問有無喝兵血等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