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非洲菊,那是木槿花。”祝浪提前做了功課,毫不猶豫答道。
彬彬撇嘴道:“不對,那是巫菊和鳳槿花。”說完就拿著放大鏡便上前觀察。
祝浪大喜,暗道:“原來這裡的非洲菊叫巫菊,而木槿花叫鳳槿花,‘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白擔心一場!現在只要找到洞穴就好。”
彬彬躬身觀察半人高處的花朵,由於放大鏡抬得過高,鏡面又正對著太陽光,非洲菊的一片花瓣被燒了一個針眼大的洞。
琪琪湊得很近,被嚇了一跳,尖聲道:“哇,好厲害,這是怎麼了?”
祝浪剛好有這方面的體驗,立即解答:“放大鏡除了主要功能是放大物體的影像;還有次要功能,能聚光,有聚焦取火的作用。”
妍妍也湊過來問道:“還能生火?”
“是的,在野外求生時,在沒有現代取火裝置的情況下,只能鑽木取火或者聚光取火。放大鏡取火是其中一種,還有把水裝在塑膠瓶、塑膠袋內,弄成中間厚邊緣薄的形狀,也能聚光取火。”祝浪講得繪聲繪色,比‘酸木男’的‘學術彙報’生動有趣多了。
“真的啊,太實用了,如果遇到那種情況,我們一定跟緊你,有火取暖,還能吃上熟食,嗯,還能抵擋野獸!”兩女孩眼睛直冒星星,似乎很神往的樣子。
祝浪暗道:“瑪德。我當時差點被嚇尿了!你們以為是郊遊?還很嚮往,不可理喻!”
彬彬終於找到說話的機會,也加入討論:“放大鏡由鏡柄和鏡片組成,鏡片是一種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做透鏡常見的材料有玻璃,他剛才說的是水透鏡,類似的還有冰透鏡,少部分是寶石、水晶等。兩個放大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放大倍數增大,望遠鏡和顯微鏡就是這個原理製成的。”
“你們男生懂得就是多!”兩個位少女不吝稱讚。
“妍妍,觀察記錄最好配上圖片。你畫畫水平高,先用肉眼觀察,把非洲菊~哦,巫菊的花朵畫下來。”祝浪低聲吩咐。
“嗯,好的。但是我只能畫出花朵的外觀,像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等,其中花蕊的細節部分以及花粉、花瓣上的紋路就畫不出來了。”
“在畫不清楚的地方加一張放大圖,你先用放大鏡觀察,再把那部分細節在放大圖中畫出來。我們邊觀察對比,邊補充。”
琪琪在邊上附和道:“對,對!這個辦法好!”
於是,三個人邊觀察邊描述補充,妍妍一會兒就把巫菊的圖形畫出來了,旁邊還畫了幾幅花瓣、花蕊的放大圖,十分清晰、細緻。
然後又去觀察木槿花(鳳槿花),一樣的方法畫出木槿花花朵。該花花瓣中間像美女的睫毛,也像鳳冠,大概是這個緣故才叫‘鳳槿花’。
每朵花的圖形旁邊還配上了文字說明。
“貝貝,顯示活動任務。”
光幕展開,問題顯現:【活動2】嘗試用放大鏡觀察一個物體,邊觀察邊記錄。
巫菊:頂生花序,花朵碩大,花瓣展開時直徑610厘米;花苞鐘形,苞片2層,背面有柔毛,內層長圓狀披針形,頂端尾尖;花托扁平,裸露,蜂窩狀;外圍雌花2層,外層花冠舌狀,舌片淡紅色至紫紅色,或白色及黃色,長圓形。花色豐富,分別有紅色、白色、黃色、橙色、紫色等。
鳳槿花:花大,單生葉腋,直徑5~8厘米,單瓣或重瓣,有白、粉紅、紫紅等色,花瓣基部有時紅或紫紅。花呈不規則形,基部鈍圓,柄短,苞片一輪。花萼灰綠色,裂片捲縮或反捲;花柄、苞片、花萼外均有細毛;花瓣10枚,皺摺,淡黃或淡紫藍色,倒卵形,基部密生白色長柔毛;雄蕊合生成蕊柱,花葯多數,呈紫黑色。氣微,味淡。
“回答基本完整,配圖清晰,觀察蝸牛、巫菊、鳳槿花以及畫圖,獎勵500戰隊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