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科研所模樣的院子前,四個小夥伴的身形漸漸凝實。
丁學成看清院子的大門上掛著一個牌匾,上書“XX植物研究所蔬菜基地”。院子裡有一棟3層樓房,每層有近十個房間,每個房間門框上釘有銘牌,看不清上面寫的什麼。院子是漏空柵欄,柵欄上爬滿了綠色植物,其間點綴著黃色、白色和紫色小花朵,長條樣的青綠色果實迎風搖擺。
這時,從樓房一樓中間一個房間裡走出來一位老爺爺。
老爺爺健步走到院門口,丁學成發現老爺爺短髮硬直,兩鬢斑白,像六十多歲農村老爺爺。他身穿青布衣衫,額頭上深深的皺紋如溝壑縱橫;戴著黑色鏡框的眼鏡,看上去如一圈圈水波;笑眯眯的臉龐顯得溫暖而慈祥;手掌寬大、粗糙,布鞋和褲管上還沾有些許泥土;胸前彆著銘牌,印有“XX植物研究所所長袁農平”字樣。
老爺爺走近他們,中氣十足的聲音讓丁學成分辨不出老人的真實年齡,還以為是位中年大伯。
“孩子們,你們好!我剛接到通知,說有小朋友來我們研究所的蔬菜基地,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我們認識一下吧,我是這裡的負責人,你們可以叫我袁爺爺;各位小朋友分別叫什麼名字?”
妍妍仰起可愛的小臉,把她的小手放進老人寬大的手掌裡,脆生生地說:“袁爺爺,我叫妍妍!”
琪琪跳了過來,馬尾辮高高揚起,她拉住袁爺爺的大手說:“袁爺爺,我叫琪琪!”
“我是彬彬,袁爺爺好!”
“我是波波,袁爺爺好!”
“好~好~好~好~,哈哈~很高興認識你們!由我來安排你們這次活動,本次活動有兩個環節,一是參觀蔬菜基地,二是蔬菜種植實踐。我先帶領你們參觀,邊看邊聊,跟我來!”
袁爺爺一手牽起妍妍的小手,一手牽起琪琪,像牽著一對孫女一樣。
琪琪指著柵欄上的植物果實,仰起小臉問道:“袁爺爺,這是扁豆嗎?”
“嗯,這是扁豆,是菜豆的一種,別名芸豆、芸扁豆等。有的地方也叫蛾米豆、蛾眉豆、眉豆、飯豇豆等,它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小葉,花朵為白色或紫色,莢果長橢圓形,扁平,微彎,呈紫紅色或青黃色,種子為白色或紫黑色。喜溫暖潤溼,耐熱。一般春播秋收。嫩莢是普通蔬菜,種子可入藥。旁邊的也是扁豆,在北方也叫眉豆,種類不同,是長條形,有的地方叫四季豆,區別是莢果的長短、鼓扁和種子的大小顏色有差異。這些是你們日常飯桌上常吃的蔬菜。”
彬彬指著另一邊柵欄上的植物說:“你們瞧,黃瓜也是結在藤蔓滿上的。”
袁爺爺笑著說:“沒錯,莖蔓生植物的果實一般都是結在藤蔓上的,扁豆和黃瓜都是這樣的。黃瓜是我們經常吃的蔬菜,誰知道黃瓜的產地、來歷、外形?”
彬彬搶著說:“這種黃瓜是葫蘆科黃瓜屬植物,也稱胡瓜、青瓜。果實為細長棒形,顏色呈油綠或翠綠,表面有柔軟的小刺。還有一種是白皮黃瓜,粗大一些,較光滑沒有刺,老了後變黃,燉泥鰍超好吃。”
丁學成查閱過黃瓜的資料,立即舉手回答:“我知道產地和來歷,黃瓜是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中原的,稱為胡瓜。五胡十六國時後趙皇帝石勒忌諱‘胡’字,漢臣襄國郡守樊坦將其改為‘黃瓜’,沿用至今。現在全國各地普遍栽培,廣泛種植於溫帶和熱帶地區。黃瓜喜溫暖,不耐寒冷,為主要的溫室產品之一。”
“你們知道得真多!”袁爺爺讚賞道。
妍妍歪著頭問:“除了這些,其他蔬菜長在哪裡?”
袁爺爺道:“我們去那邊溫室大棚看看,你們就知道它們長在哪裡了。”
一行人走進一座碩大的溫室大棚,從門口一路望過去,彷彿看不到盡頭。裡面的菜地分成一塊塊的,分別種植著不同的蔬菜,裡面有很多女員工正在忙綠著。
妍妍指著那些員工問道:“這邊阿姨們提著菜籃,在採摘蔬菜!那邊的阿姨們在挖什麼啊?”
袁爺爺微笑著對四人說:“一會兒過去就知道了!你們知道常見的蔬菜長在哪裡?”
妍妍說:“剛才見到的扁豆和黃瓜是長在藤蔓上的。”
琪琪說:“蘿蔔和土豆是長在泥土裡,還有大蒜和洋蔥。”
彬彬想了一會兒說:“有些蔬菜是長在水裡的,像蓮藕、茭白、荸薺等,都是長在水下的泥裡;菱角長在水面上;海帶長在海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