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學成回到出租屋就開始做作業。原來還要連讀帶猜好幾遍才看懂的題目,現在眼睛一掃就明白了,不由得大喜:“精神力比原來高了1.2點就這麼變態!相當於三年級的學生來做一年級的題目,精神力提升了有這麼好的效果啊,難怪貝貝推薦我多兌換精神力增強液!”
語文和數學課外作業半小時就做完了,丁學成又耐著性子練了半小時書法。
七歲兒童的自制力實在堅持不了一小時以上。他收起字帖,又拿出那本“畫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他發現,科學幻鏡中的活動和任務,就是按照“畫冊”中的課程內容開展的。提前熟悉“畫冊”內容,將會給他在幻境中帶來很大便利,能更快完成任務;如果有所“準備”,還能獲得意想不到的積分。
丁學成回憶上次活動內容,與“畫冊”第一課反覆比較,他覺得自己找到了“發財”的竅門,信心百倍地看起第二課來。
“如果所料不差,主線任務短時間都不會變,仍是生活體驗;一個單元就是一次支線任務,一課就是一次活動。今天是第二次活動,活動任務將是第二課《我有好奇心》;任務內容是觀察‘石頭開花’和‘我來提問題’;要回答的問題將會是:鳥兒為什麼能在天空中飛翔?蜻蜓有幾隻腳呢?什時候能見到彩虹?”
“有了上次的經驗,觀察和記錄都不是問題。但是我要怎麼做才能獲得足夠多的積分呢?……什麼‘石頭’能開花?肯定不是石頭,而是種子,像石頭而已;還有一些很難發芽的種子,如果能查一查這方面的資料就好了!詢問貝貝要花積分,假如我有電腦或者智慧手機,就能上網搜尋了。在現實中得到完整答案,進幻鏡後肯定能獲得更多積分!要不要向媽媽求助呢?她肯定不會同意的,會說我太小,容易沉迷遊戲……”
“也可以去問老師,但是現在問不了啊,明天去問又遲了,怎麼辦?小胖妞總在我面前炫耀她有屬於自己的電腦,可她不是我的朋友,我也不會向她求助,我也遲早會有的!”
丁學成想了好久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苦悶地放下“畫冊”,去熱飯菜吃,吃了睡午覺。
丁學成擔心又睡過頭,現在養成了用鬧鐘定時的習慣。為此,他又想到了大螢幕智慧手機的好處:可以和媽媽爸爸打電話、影片,可以查資料,又可以當電子錶和鬧鐘用,一舉多得!
“電腦雖好,但是要裝寬頻,還不方便,膝上型電腦也好不到哪兒去。只有智慧手機最好,嗯,選個大螢幕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我才能擁有?”他帶著這個問題進入了夢鄉。
下午2點,床頭鬧鐘響起,丁學成一翻身坐起來,迷糊了好半晌才明白自己定時是做什麼的。他起床洗了把臉,鎖好門,蹦蹦跳跳去旁邊小區看別人打籃球。
慢跑到小區,身上已經有些發熱,他便蹲在球場邊看大哥哥們在場上奔跑跳躍,他們矯健的身姿讓他著迷。每每發現籃球從身旁飛過,他便會跑出好遠把球撿回來,收穫了很多次友善的目光,他為此興奮,好似又發現一項他存在的價值。
“他們為什麼非得跑到籃板下投球?有人阻攔也不容易投進去;離得遠遠的投,那裡幾乎沒人阻攔,只要投的準,不僅輕鬆得分,分還多些。是不是沒那麼大力氣?將來我的力量遠超10點了,一定要試試!”
“他們投籃時,怎麼大多是從旁邊擦著籃板投進去?幹嘛不直接投進去?擦籃板進球不就成乒乓球了嗎?”
“哇,這個跳起來扣籃的動作好帥!可惜沒進……這位大哥哥跳得不夠高。怎樣才能跳得高呢?腿、腳、鞋都很重要;打籃球的人身體素質差別不大時,鞋的作用是不是就很重要了?我今後要發明一種跳得很高的運動鞋……”
“唔,不早了,奶奶可能回來了。奶奶發現我不在家,肯定很著急!”想到這裡,丁學成飛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