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學成作為小組長,理所當然給其他人安排任務:“夥伴們,本次活動第二環節開始了,我們先把別人的觀察筆記都熟悉一下,再讓貝貝把我們四人的筆記組合在一起。如果有遺漏,就進行補充;覺得錯誤的地方,可以提出來討論。”
過了一會兒,眾人都看完了。丁學成呼叫貝貝:“貝貝,把四份筆記整理一下。”
光幕一閃,剛才分成四小塊的筆記融合在一起,刪除重複的內容,匯成一份觀察筆記。
活動主題:走進大自然
活動任務:【觀察】大自然中有什麼?大自然中有哪些有趣的自然現象?
小組成員:波波,妍妍,琪琪,彬彬。
觀察筆記:
1.大自然中有日月星辰,大地山川,江河湖泊,花草樹木,鳥獸蟲魚。天空、陸地、海洋、地底都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
2.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有趣的自然現象,比如風雨雷電,四季變化,颱風、地震、火山、彩虹,植物的形態結構,動物的奇異本領等等。
“貝貝,怎麼就這麼一點?”四個人異口同聲問道。
光幕上出現一段話,顯然是貝貝給所有人看的。
“這是抽象概括,第一次觀察活動,你們觀察那麼多,每一樣都是粗略看看,那不是觀察,那叫瀏覽。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有針對性,帶著問題去細緻研究,而不是像遊覽植物園、動物園那樣簡單地看看。這次活動的目的就是引導你們怎樣去觀察,學會怎麼做觀察筆記,為以後的活動做準備。觀察記錄要實事求是,不能想象和誇張,如果不會寫字就用圖畫或者拼音代替。本次活動表現突出的是波波,他帶著問題觀察了河底沙石的底下是不是泥土。”
丁學成有些暗自得意,既得到實惠又得到表揚;那三個小夥伴彼此相視,對那句“觀察記錄要實事求是,不能想象和誇張”感到刺耳,他們記錄的東西多少有一些是想象的,不由得耳根發熱;同時也不太明白貝貝所說波波“觀察了河底沙石的底下是不是泥土”是怎樣辦到的,貝貝沒解釋,他們也不好細問,都在反覆品味前面那段話的意思。
沉默許久,四個人似乎看懂了光幕上那段話的意思:這次活動就是讓大家隨便去看,然後提醒你——觀察不是這樣子滴!
彬彬肉嘟嘟的厚嘴唇撅起:“這是紅果果的戲弄人!怎麼不一開始就讓我們去觀察一種事物,比如,螞蟻。肯定是波波沒弄清楚這次活動的任務,他調戲我們!”
“你,你瞎說……我接到的任務就是那樣的!”丁學成差點氣瘋了,“這胖臉這麼可惡,什麼都針對我!”
“波波沒弄錯,你們看,這段話就是告訴我們,大自然的事物很多很多,很奇妙,要我們不斷學習。”琪琪有些反感彬彬的言語,開口聲援丁學成。
“嗯,我也是這樣想的,開始我就覺得要觀察的東西太多了,沒有頭緒,每一樣好像都很複雜,比如,觀察蚯蚓,我們只知道它的樣子和它生活在泥土裡,它有沒有眼睛、吃什麼、怎麼消化食物、睡不睡覺、斷了會不會死等等,我們都不明白。只觀察這一點就要大量的時間,我們怎麼能一下子把大自然的一切都觀察清楚?”妍妍歪著腦袋一口氣說這麼多,累得有些氣喘。
彬彬見大家都不支援他,埋頭生悶氣。
丁學成知道現在是完成任務的關鍵時刻,不好計較彬彬的態度,馬上做總結。
“貝貝安排這次活動,就是要我們明白大自然的豐富和神奇,從而產生濃厚興趣,努力學習,去尋找、去發現、去解釋、去探索奧秘,把大自然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去,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恭喜波波,明悟科學的根本目的是服務社會生活實踐,是人類文明、社會發展的動力,獎勵100積分。”
丁學成趕忙檢視自己的任務屬性,果然積分又多了100積分,現在是32602,高興得大聲吆喝起來:“好了,夥伴們,透過討論,我們明白了今後觀察時要帶著問題去仔細研究,以後的任務可能是單一的問題,不會再像今天這樣不知所措了。現在,我們準備開始活動第三個環節——回答問題。貝貝,這次的問題是什麼?”
光幕上連續顯示了四個問題:
1.淡水魚的魚鰭有幾對?長在什麼位置?
2.螞蟻屬於哪類生物?有幾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