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時節,大陸東部地區呈現出一片枯敗的蠟黃,萬物終究是沒有逃過新的輪迴和變遷。
新建立的克魯里亞王國內,幾乎被這枯黃色完全覆蓋。
各地的農場裡剛過忙完豐收,便迫不及待的重新翻新土地並播下了冬小麥。哈倫斯高地和嘉米奇平原,是大陸唯一能夠播種兩季小麥的地方。
今年,得益於克魯里亞王國立國後為對農牧場減稅以及荒地開墾的免稅政策,各地區特別是比較偏遠的地方,迎來了一次擴大發展的機會。
雖然近百年貿易興盛,但農業發展對於新興的克魯里亞王國而言同樣重要。
王國內閣以及各個階層,對於培迪里根加冕之後的第一項重大抉擇十分關注,以至於讓內閣為培迪宣佈的減稅和免稅問題吵得不可開交。
首相戴西里龐博認為開墾荒地免稅五年太長,應該縮減至兩年;而財務大臣埃德溫菲林則認為五年太短,應該增加到免稅十年,他的理由是,一片成熟的農田至少需要三年以上培育,而大規模盈利又至少需要七年。
兩人各執己見,一有空閒就有在這個問題上爭吵不止。
培迪沒有理會這兩人的爭吵,他定下方向後便把時間都花在整頓軍務上。
他和內閣最年輕也是唯一的女性閣員,軍務大臣茜拉馬恩商議後,決定取消軍團編制,以兵團級編制管理軍隊,並保留八個常規兵團和兩個重騎兵兵團作為王國常規軍力。
其中,五個兵團駐守艾魯克東部地區設立的邊防軍區,由邊防參謀部統一管理。其餘三個常規兵團和兩個重騎兵兵團常駐首都克魯城。
同時,在赫瑞恩城、哈倫斯城、碧恩城、巴蘭鎮、塞卡鎮、格森鎮、庫瑪要塞設立守備兵團作為預備兵團。
但這個方案在內閣討論後遭到首相戴西里龐博和埃德溫菲林的同時反對,他們認為王國目前根本不需要這麼多兵力,建議消減地方守備兵團規模以減少軍費開銷。
但培迪固執的堅持自己的意見,面對內閣的反對他硬邦邦的說道:“以王國一千餘萬人口,養活不到十萬的軍隊根本不是問題。”
問題討論來討論去,最終埃德溫菲林的建議由地方政府自行籌建守備兵團軍費。
不過,他的建議立刻又遭到軍務大臣茜拉馬恩的反對,她說道:“地方政府根本不懂得訓練軍隊,而且讓他們自籌軍費會滋生軍隊轟塌式的腐敗,就像舊帝國的腐敗一樣。”
這個問題被擱置幾天後,培迪採用了老獸人巴戟的意見,讓各地守備兵團招募當地青壯年以最低的軍費和基礎訓練保持軍隊的戰鬥力,並採用兩年義務兵役制(不用付太多的軍費),以保證領地戰事兵源的同時又節省了大筆開支。
而同時,城防營這個腐敗的半軍事團體在守備兵團確立後正式被解散,在警察局和內閣的雙重調查下,腐敗的官員被清除,優秀的則補充到剛剛建立的守備兵團中。
然後就是培迪重視的教育問題,他首先提議讓教育司司長考利爾進入內閣,但這個提議立刻遭到除埃德溫菲林之外所有內閣成員的一致反對。不過,培迪可不是舊帝國的皇帝,他的權利來自於他自身,他沒有同意內閣的意見,強制將考利爾弄進內閣。
培迪獨裁式的做法引起內閣首相戴西里龐博的不滿。
但同樣的,被內閣幾次三番反對也讓培迪對內閣的存在生出了不滿。他有的時候靜下來甚至會考慮用什麼辦法取消內閣,回到以前的內廳辦公室的獨裁式管理。
…
11月20日,外務部和地精三位親王談判完成後的第三天。
培迪剛剛和三位地精親王簽署完相關合作協議,王國軍情處處長丹門格林急匆匆帶來了克蘭領的最新戰報。
培迪看完戰報後,對他的騎士長奧特伍德(前的副官)吩咐道:“讓漢妮娜男爵、巴戟閣下和茜拉馬恩爵士到內廳辦公室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