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剿滅黃巢偽齊,收復兩京,定能恢復朗朗乾坤。”崔芸卿道。
李璟搖頭,就算現在黃巢敗了,這個世界也不可能回到從前了。經黃巢這一亂,李唐朝廷算是徹底的失去了威信,各地的藩鎮早已經是實際割據了。朝廷現在連他那樣子貨的神策軍都沒了,還拿什麼約束天下藩鎮?
黃巢沒了,各藩鎮一樣會繼續相互攻伐,天下照樣一團亂。
李璟沒有打擊這位儒者老師的精神。
“老師當知道,眼下塞外胡騎蠻兵作亂,正猛攻渤海,可實際上卻是劍指我秦軍,我們不能等到他們打到家門口了才匆促迎戰,我們必須現在就出兵渤海。這一次出兵,遠征作戰,海東之地天氣嚴寒,而且現在正是海上結冰期,我們的船隻不能行,後勤運輸艱難,因此兵馬無法出動太多。這一仗會很艱難,我們現在沒有精力考慮其它。就算是原來準備對易定涿用兵,現在也有可能要暫時擱置。如今的我們,不能冒險同時打兩場戰鬥!”
李璟很清楚老師那番話,意思是希望他這個天下兵馬大元帥,能負起節制天下兵馬勤王之責,協調河東、河南、關中、河北幾大聯軍討伐黃巢之事。不過李璟先前發檄文召各地兵馬勤王討賊,實際上不過是一個表態。
讓黃巢坐大,對李璟不利。但若讓李璟這個時候不顧自己身邊的情況,跑去勤王,這是不可能的。
李璟需要天下兵馬元帥這個頭銜,也需要號令天下兵馬的這個威望,但他卻不會真的出兵攻打黃巢。
崔芸卿聽到李璟的確實回答,臉上微微有些失望,但也早就預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李璟早不是當年第一次進登州城的那個鄉下小子了,如今的他手統數十萬大軍,據地上百州,治下子民千萬,擁有三分天下。
想了想後,崔芸卿出聲道:“大王既然準備全力迎戰胡騎,河北戰場要暫時息兵,老夫倒有一策,或許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涿州,又能解決李全忠這個後患。”
“老師請說!”
崔芸卿道:“秦王不如直接以天下兵馬大元帥之令,令李全忠率義武軍所部兵馬為河北勤王先鋒,出兵前往河南,與河南聯軍匯合,一起反攻洛陽。”
李璟聞言一愣,但馬上又明白了過來。
秦軍現在要準備與胡騎作戰,不願意兩線開戰,與李全忠作戰。可李全忠留在涿州,始終是個隱患。現在崔芸卿提出了一個方案,就是讓李璟以天下兵馬元帥的權威,下令調李全忠離開涿州,出兵洛陽。當然,實際上並非真的是要李全忠去打洛陽。
現在的局勢,李全忠也很清楚秦軍容不得他繼續留在涿州。李璟這道命令,等於是給了李全忠一個新的選擇機會,不必和秦軍死拼,也不用被秦軍吞併,他可以選擇第三條路,帶著他的人馬,離開涿州。
打著奉令討賊的旗號,離開涿州,前往中原。從此,他不可能再回來,但是,他現在依然是打著唐軍旗號,他手上又有數萬人馬,因此,李全忠若是離開,其實還是能重新找個地盤的。
如此一來,李璟趕走了李全忠,拿下了涿州,既不用開戰,也不用擔心李全忠這個後患。李全忠也得以儲存了實力,這確實是雙贏。
而且這似乎對李璟來說好處不止這一點,李全忠前往河南,打的是奉李璟之令討伐洛陽反賊,他代表的是秦軍,是李璟,無疑會讓天下人看到李璟在討賊上的積極表現,能贏得更多人心。
李璟不由的拍手叫好,這確實是一條無雙妙策,不戰而屈人之兵。
只要李全忠離開,哪怕他帶走那幾萬人馬,李璟也無所謂。至於說,李全忠將來會不會捲土重來,有沒有放虎歸山的可能,李璟卻是不擔心的。李全忠若是真能東山再起,那是他的本事,但他卻絕不會擔心李全忠捲土重來,再回河北,因為他一旦離開,這裡就永遠再沒他的位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