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他跟隨其他禁軍潛入汴京,然後就去“投靠秦揚”,為了取信於敵人,他不惜主動提出作證人誣陷洛蔚寧叛國,並仿照洛蔚寧的字跡給楊晞寫休書。饒是如此,對方仍沒有完全信任他,將他分配到鄭銘手下繼續測試,鄭銘故意派他帶人查抄太子黨官員的府宅,囑咐他的手下監視他,他為表忠誠,不得不對同袍的眷屬下手,不得不做傷害老百姓的事。
如今皇帝已死,向從天如願當上攝政王,城內恢複風平浪靜,而鄭銘和秦揚終於完全信任了他。這些天他們顧著彈冠相慶,他便趁著休沐日潛伏在楊府周圍,看到楊晞乘馬車而出,一路跟蹤到此處後折返,到了深夜才敢上門相見。
“我知道自己作惡多端,死了是要下地獄的,但為了寧哥的託付,一切我都心甘情願,所以夫人你一定不能放棄,不然寧哥就白死了!”
楊晞神色悽然,眼睛也簌簌地落著淚。偏偏她決定餘生常伴青燈之際,李超廣就帶著洛蔚寧的遺願來了。
“阿寧已經死了,我離開汴京又有什麼意義?”
李超廣聞言,又道:“現在攝政王出城與順軍交涉,他們本就互相勾結,相信順軍拿了好處就會撤軍,汴京城門很快就敞開了,阿廣會想盡辦法帶你和寶寶離開的,夫人您就聽寧哥的話好好生活下去。”
楊晞想起洛寶寶,自己始終沒忘記她在獄中,打算等出家的日子擇定後回去一趟,請向恆幫忙打點把寶寶從天牢救出,再安排林姥姥帶她回瀛海故鄉。
既然洛蔚寧已歿,寶寶不過是個女孩兒,她父親沒必要非對她下殺手。
“如今汴京之外還有前太子的軍隊,我父親在城內的所作所為很快就會傳到那邊,我出去也不好,你帶寶寶走就行了。”
李超廣顯然聽出楊晞說的是藉口,前太子軍隊還有秦渡秦帥,而楊晞又一直以楊禦醫之女身份立世,有秦渡打點,太子趙珙沒必要因為向從天的緣故追殺她。
她就是因為洛蔚寧的死欲拋卻俗世,出家為道,故而無所謂離不離開汴京。他十分理解這種心情,正如他想起李超靖和洛蔚寧為掩護他而死,而他卻投靠敵人,壞事做盡,每日都在羞愧痛苦中度過,好幾次拔出劍欲刎頸自盡。
“楊醫官和寧哥情意深重,如今卻天人永隔,出家對於楊醫官來說,或許是最好的選擇吧!”李超廣腦子忽然冒起這個念頭,差點就鬆口放任楊晞留在汴京。
他旋即想起那晚他們在山洞窮途末路之時,洛蔚寧從未試過地哭著向他磕頭,請他回去帶走楊晞,可見這件事對於洛蔚寧來說多麼重要。
他如夢初醒,陡然變得緊張,把洛蔚寧當時自覺走投無路,絕望地跪下哀求他把楊晞帶離汴京的情景都詳細地訴說出來。
又道:“寧哥死之前都求著我回來,一定有他的道理。夫人您就聽寧哥的吧,不然她泉下知道該多擔心。”
楊晞聞說洛蔚寧曾經跪地求李超廣帶她離開,心痛得像被刀絞,她低著頭,任由淚珠滴落。不想在外人面前尷尬,於是她趕緊轉過臉抹掉淚水,努力恢複了平靜。
“阿廣,這事我會好好想的,你先回去吧!”
“那你……”
“你放心吧,過兩日我還會回楊府,到時候給你訊息。”
楊晞話已至此,李超廣只好帶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回去了,走前還把洛蔚寧生前的坐騎阿白還給了楊晞。
而後的一夜一日,楊晞的心情都十分凝重,不斷地思考和猶豫。
為什麼洛蔚寧臨死前要求著李超廣把她帶出汴京,她究竟知道了什麼?
而她,又該不該聽她的話,離開汴京,去一個無人認識的地方繼續茍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