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汴京夢華> 140 ? 虛與委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40 ? 虛與委蛇 (3 / 3)

以洛蔚寧的年紀,坐上鄭銘的位置—侍衛步軍司都指揮使固然是莫大的功名,堪稱古今鮮有的少年將才。但比起和楊晞廝守一生,這些榮耀都顯得無足輕重。

功名利祿乃虛無,唯有楊晞才是她一生所求。

她看了看楊晞,眼眸變得更為堅定,道:“多謝岳父大人提點,阿寧想清楚了。與巺子相比,那個位置不重要!”

“難得你如此看重巺子,我這個做父親的就放心了。”

向從天表面上神色欣慰,但笑容掩蓋下是不悅與忌憚。洛蔚寧乃儲存趙氏皇室的紫微星,一旦放生,將成為他大業上的剋星。還有楊晞,未來將會是他向氏王朝獨一無二的公主,又怎麼輕易捨得讓她當一個平頭百姓?

今夜他對她們的好意不過是虛與委蛇,麻痺她們的戒備心。

一會,他道:“既然你們想清楚了,為父無能阻攔,也不想阻攔你們。你們盡管按自己的想法活吧,但太子新立,朝中近日又過於動蕩,為父還是希望你們等上兩三個月。”

向從天知道今夜小兩口不過是把想法告之他,而非請求他的同意,故而假作同意又趁機拖延。

洛蔚寧與楊晞互相看了看,皆以為向從天的話是為了穩固大局,終是同意了。

十日後,太子冊封大典順利舉行,魏王趙珙從一個沒有母系家族支援,不受皇帝寵愛的皇子成為大周未來的天子。而在同一天,曾經深得聖寵的秦王被貶為庶民,遣送出京,去往那遙遠荒涼的西境。

沒過多久,煊赫一時的張照和高縱兩大老臣均在汴京鬧市中被斬首,其上下九族男丁幾乎無一生存。

由於處決了高、張兩人,與順國的矛盾得到暫時的緩解,兩國停火近兩月,進行了多場和平談判。周國要求順國簽下撤軍盟約,把軍隊撤回赤山路,並移交降將。而順國則肆意索取戰爭賠款,除了每年的歲幣,還要求周國賠償金二十萬錠,銀五十萬錠,絹帛百萬匹,在盟書中還稱周帝為弟。

垂拱殿內的早朝上,趙建看著盟書,氣得鬍子都顫抖了,把盟書擲在地上,怒道:“真是豈有此理,我大周立國上百年,一個新立不久的胡虜小國就膽敢稱兄,簡直是痴心妄想!”

立在下首的太子也滿臉的義憤填膺,執起芴板道:“父皇息怒。孩兒也以為這協議萬萬不能同意。”

除了讓大周稱弟國,那戰爭賠款也屬無恥索賠。順國要求的金銀錠為每錠十兩。大周每年國庫收入摺合才8000萬貫,順國一口氣就要了近半。本來朝廷就因青軍叛亂以及和順國的戰爭耗費了國庫大量的金銀,若這樣一賠,連軍隊也難以供養,不是明擺著抽掉大周的命脈?

趙建道:“大周絕對不能接受稱弟,朕覺得,暫且拖延著順國,好讓他們繼續休戰,另一邊整兵北上,若最後談不攏順國繼續南下,大周也有抵擋的力量!”

站在官員佇列中的洛蔚寧亦覺得這是不錯的辦法,她認為順國就沒多少和談的誠意,必須趁休戰喘息的機會悄然派兵北上,才不會被打得措手不及。

向從天卻在心裡暗嗤趙建企圖左右逢源的貪婪心思。想當初順國渡過離河直抵晉城,他嚇得連連求和,直言什麼條件都答應,因此逼得張照和高縱謀反。現在休戰才兩個月,他就忘了亡國的恐懼。既希望順國撤軍,又不願付出充足的財帛,可謂僥幸而貪心。

正當太子欲出言附和趙建的時候,向從天舉起芴板道:“官家請三思。如今順國只是暫且休戰,大軍仍在離河沿岸,一旦發現我朝增兵,必然會被激怒再次發起進攻。”

太子看著向從天,如鯁在喉。順國給出的議和條件幾近喪權辱國,想不明白向從天為何仍要逢迎?但自己畢竟是向從天擁立上位的,他向來尊敬向從天,視為師傅,便沒當廷出口反駁。

顯然,坐在龍椅上的趙建也頗為不悅,問:“那漢東郡王以為如何?”

“臣以為,賠款與稱謂還可繼續譴人談判,萬萬不可率先動兵,否則只會給順國一個南侵的由頭。”

趙建將目光投向其餘大臣,想聽到其他提議。但自從張照倒臺後,滿朝官員幾乎都是向從天的黨羽,即便不是也不敢出來與之抗衡,除了洛蔚寧、秦渡和兩三個異黨,其他大臣均應聲附和了向從天。

【??作者有話說】

國庫年收入參考北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