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汴京夢華> 126 ? 雷霆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26 ? 雷霆軍 (2 / 2)

君臣上下正在商談和順國的買賣事宜,人人都一副氣憤又無奈的樣子。

聽了趙建的問話,張照首先道:“官家,依臣看,順國實屬趁著我朝剛經歷民變,以為無力再戰,遂獅子大開口。順國立國不久,正是需要財富與資源的時候,他們正是想從大周手裡得到物力。北人蠻橫,若是我朝拒絕歲幣,他們可能會使武力手段奪取;可若答應,這一年又一年的高額歲幣,必然會造成我朝不堪重負,待順國穩定強大以後,恐怕也會南侵。順國此時已經蠢蠢欲動,官家需盡快籌建雷霆軍,加緊守衛北境。”

洛蔚寧是早朝上官品最小的官員之一,站在向從天那一側幾乎最遠離軸心的位置。默默聽著趙建和張照討論北境的情況,看著趙建扶著額頭,頻頻蹙眉,他也如其他朝臣一般憂慮了起來。

慕容氏平定北方部落後,建立了順國,本來大周欲趁著北方混亂,出兵奪回原屬於南朝的赤山路,卻因王敦之子用兵不善丟掉了。赤山路地勢高俊,且位於南朝的關隘之內,落在順國手中必然是個隱患,大周立國多年一直想收複此地,如今也和順國商談贖買三年有餘,但由於要價太高,大週一直在贖買與出兵中猶豫。而籌建雷霆軍正是在這期間,張照和高太師兩黨一致認可的決定。

自古以來每個朝代立國多年,過慣了太平日子,軍隊就會變得安逸無能。趙建君臣也深知以禁軍如今的戰鬥力,難以抵擋強悍的順國騎兵,故而打算籌建十萬員的雷霆軍,一半從禁軍中抽調,另一半從邊境招募身強體壯的北方人。

後來兩淮發生青軍叛亂,朝廷不堪再戰,欲答應以每年百萬歲幣贖買赤山路。但順國卻突然又要求每年增加二十萬,這番出爾反爾令大周君臣怒不可遏。

只聽見張照又道:“順國定是以為我朝剛經歷了青匪叛亂,無力再戰,故而再次加價 。若答應了只會拖垮大周國力,絕不能繼續軟弱吞聲呀!”

在大周與順國的關系中,無論高太師還是張照,一致是主戰派。

“雷霆軍必然要組建,可由誰擔任主帥?”趙建又問。

群臣竊竊私語地談論了好一會,最後依然是張照率先開口,他推舉了三司中的侍衛馬軍司都指揮使。趙建卻嫌棄此人已年及耄耋,沒有戰場實戰經驗,能力有餘,且心眼較多。一支十萬人的強悍軍隊由他在外統領,趙建心裡無法踏實。

接著其他官員又推薦了幾個武將,趙建皆認為沒經歷過沙場,難以擔當大任。

樞密使吳煥和向從天對視了一眼,隨後揖道:“若是用經歷過沙場的將領,臣以為應在此前出征平叛的靖亂軍中挑選。”

張照聽罷,瞪著吳煥,眼神充滿了憤怒和難以置信。此人明明與自己結黨,為何突然公開叫板,難道一直以來他都是假意附和?從前吳煥人微言輕,受高黨排斥,需要依附他,現在身居樞密使之位,便有了與他抗衡的底氣。如此一想,張照氣得一口氣堵在胸口,懊悔自己識人不清。

坐在殿上的趙建難得聽到一句符合心意的提議,平靜地捋了捋鬍子。

洛蔚寧環視在場的文臣武將,參與過平定青軍之亂的將領,能站在早朝上的寥寥無幾。若說秦王、魏王,皇子的身份領兵在外,自大周江山穩定以後就從沒有過;而自己還年紀輕輕,更是不可能。

就在她思索著何人能當此任的時候,只聽見吳煥又道:“臣有一人舉薦,可此人太過年輕,不知當講不當講?”

趙建以及眾臣都把目光投向了洛蔚寧,以為吳煥舉薦的人是她。洛蔚寧深知樞密使和向王爺結黨,不可能舉薦她,故而內心波瀾不驚。

果然,吳煥以在兩淮平亂中立下重要軍功,卻在論功行賞中被忽視為由,舉薦了秦揚出任雷霆軍主帥。

頓時眾人議論紛紛,難以置信,畢竟秦揚從戰場負傷而回的狼狽樣大家都有目共睹。

秦渡也站不住腳,趕忙道:“臣乃秦揚的父親,最是瞭解他。臣以為秦揚年輕氣盛,難當大任,請官家另擇他人!”

嘴上雖以秦揚年輕為由推搪,但實際上秦渡是覺得秦揚心術不正,先是和他反目依附高黨,如今又依附向王爺,這樣搖擺不定的人難以駕馭,即使能力再強也不能放任在外。

這時候,向從天終於忍不住開口道:“臣聽聞秦揚在平定青匪叛亂中既有勇武,又有謀略,決策果敢、有禦人之能。雖然是年輕了點,但只要再安排幾員老將文臣在身邊監督輔佐即可。”

趙建見向從天都開口為秦揚說話,不由得認真考慮了起來。心想,正是因為秦揚年輕,或許比老將更容易駕馭。

張照不服地爭辯道:“官家,此人不能用。臣聽聞他在軍中素來好高騖遠,無容人之心,讓他擔任主帥怕會誤了大事!”

“張相與秦帥之子素不相識,為何信口開河?朝廷和順國關系日漸惡劣,正是用人之際,張相這麼說,本王真怕朝廷錯失了一員良將呀!”

向從天語氣平靜,聽似客觀公正,但張照卻品出了言辭中與他針鋒相對的氣味,氣得立即反駁,“向王爺此言何意,難道以為老臣要害了朝廷?”

“本王可沒有這個意思。”

“你……”

眼見二人就要吵起來,趙建一個頭兩個大,然後不耐煩地宣佈了退朝。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