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槍的火力壓制下,各個爆破組冒著擲榴彈的炮火,不斷地向前躍進,進入敵人掩體附近,把爆破筒拉弦後,塞進掩體的射孔裡去。
隨著一陣陣炸藥巨響後,日軍前沿陣地大部分的掩體都被炸開了,掩體裡的機槍也被炸燬,隨著火力的減弱,九連的步兵們發起了衝鋒。
本來三條散兵線,現在由於急速的衝鋒,間距不斷地被壓縮,但在一邊衝鋒一邊射擊的班長衝鋒槍的射殺下,射向日軍陣地的火力越來越密集。
就在這個時候,日軍前線告急,後方的步兵炮開始炮擊過來了,70口徑的炮彈帶著尖銳的呼嘯聲,劃空而過,在陣地前沿轟隆地爆炸開來,炸得泥地一陣陣泥土射向天空。
要趕在日軍步兵炮開始炮擊前,和日軍士兵糾纏在一起,這是戰前所有步兵連所明白的作戰任務。
因為日軍的飛機大炮沒有這塊的反應速度,只有他們大隊屬的步兵炮才會快速反擊,要搶在這個時間內,迫近日軍,和鬼子殺在一起,日軍的大炮就會失去效能。
後面的炮聲隆隆,更加催發了步兵們衝鋒的速度,現在是過河的卒子了,不能退,只能前,而且越快快越好,越能保命。
不過大部分的迫擊炮和重機槍在日軍步兵炮砸過來時候,立刻就著手轉移陣地了,位置前移,越往前越是安全,日軍的步兵炮不會傻到炸自己的陣地。
現在陣地上各種武器輪番出場,直射、曲射,步槍機槍子彈、擲榴彈、迫擊炮彈、甚至是九二步炮的炮彈,在陣地不斷地隨機地橫飛著。
不斷地有人倒下,有鬼子,也有中國兵,第一波次的九連,現在已經差不多傷亡了接近一個步兵排的人數了。
但這些犧牲還是值得的,因為此時最前面的衝鋒人員已經撲進了日軍陣地裡的壕溝裡去了。
蘇制的波波沙衝鋒槍,還有美製的湯姆森芝加哥打字機,在各個軍士班長手裡,開始了對塹壕的清掃。
隨後的戰士們也跟隨在班組長身後,對交錯的塹壕掃蕩,子彈、刺刀、槍托、工兵鏟,都來了,往對方身上招呼著。
鬼子的陣地一旦被開啟一個缺口,馬上就有第二波次的七連、八連湧了進去,大量的中國兵殺入陣地裡,日軍開始漸漸挺不住了,往第二道防線退卻。
“貼上去,不能被敵人拉開距離。”
三營三個步兵連長几乎同時發出了指令,各班組人員,也是奮力貼住要撤退的鬼子,寧願不急著打死落單的鬼子,也要搶先上去,貼住鬼子大部人馬。
此時的日軍步兵炮,只能無奈而孤單地發射炮彈,打在陣地前沿,不能往陣地裡打,但他們兩門步兵炮很快就不孤單了。
因為51師炮營此刻已經轉移到另外一個炮陣,拉出兩門炮,急速地根據日軍步兵炮炮彈的拋物線進行測距。
做出定點後,兩門75山炮,突然對日軍步兵炮陣地進行了一輪的速射,75口徑的山炮炮彈不單單是比70步兵炮炮彈口徑大一點這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