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麼去消除和日軍重火力上如此大的差距?如果是小股部隊,在輕武器上,我們不算差,至少能和日軍打個平手,甚至略勝一籌。
但大兵團作戰,不可能還是步兵小分隊戰術那一套東西了,什麼夜戰近戰,迫近作業後和日軍短兵相接來打。
人家日軍的大炮幾里地外,你怎麼迫近?幾里路跑得再快,也要一段時間,人家的炮火早就把你摧毀在半路上了。
何況你還一下子突破不了敵人設定的火線,所以單靠步兵突擊是不可能衝鋒到敵人炮兵陣地去的。
日軍還有飛機,你步兵個泥腿子怎麼衝上天去,連頭都不敢露出來,只能四處隱蔽躲藏,談不上正面對抗了。
但人是活的,不可能讓這些死東西給憋死的,中**現在的對策,就是“毀路”。
第九戰區在贛北地區,19集團軍發動各部隊和各地百姓,從南昌西面出來的奉新到宜豐、高安到上高、清江(樟樹)到新喻(新餘)這一片地區,把大路全部毀掉。
所有能行汽車的大路,都挖掉,和路邊的田合在一起,引水進去,變成水田,只留下最多兩人可以並肩走的小田埂。
這個就好玩了,老鄉們自然是開心,多出很多水田出來,可以種更多的糧食,而日軍就難受了,從飛機上拍出來的照片,把那些師團長看得臉色發黑。
本來他們日軍跟中**的優勢,以前是全方位壓倒性的,不管是武器、人員等,現在中國經過幾年的浴血奮戰,軍隊快速成長起來。
特別是74軍這樣的精銳部隊,在人員素質上,一對一時候,已經不再那麼怵日軍了,加上連級單位輕武器的加強,在分隊作戰時候,甚至會強過日軍一頭。
現在日軍依仗的更多是飛機大炮坦克,飛機確實是無敵的,但飛機也有航油的限制,那就是不能全程參加戰鬥。
除了飛機,倚重的是坦克和大炮,但這兩種鐵傢伙都是需要大路才能執行,現在見到贛西北這片平原丘陵地帶,大路全部變成水田,怎麼走?
就算是要走,那也會類似工兵部隊的,而且進展緩慢,現在日軍在南昌集結兵力和武器彈藥,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日軍第33師團長櫻井省三中將、34師團長大賀茂中將、20獨立混成旅團池田直三少將商量出一個結果。
暫時先由步兵先頭部隊開路,工兵部隊隨後鋪路,大炮和坦克最後上路。
在三月初,日軍的部隊在南昌已經完成了集結,留下33師團213聯隊、34師團218聯隊、20旅團101大隊來守南昌。
其他的部隊加上遠藤三郎少將的第3飛行團(150多架飛機),還有一個坦克大隊(40多輛)。開始了所謂的“錦江作戰”,也叫“鄱陽作戰”。
日軍採取分進合擊戰術,分成三路從南昌西部出發,最後的合擊點定在上高,準備拿下上高後,打通西進湖南的通道,伺機和岳陽的日軍一起夾擊長沙。
北路的日軍是33師團,從奉新向會埠、上富到宜豐,再向上高進擊。
中路的日軍34師團,往西山、大城到高安,然後繼續西進,沿錦江北岸的湘贛線,向上高進擊。
南路的日軍獨立混成20旅團,沿著錦江南岸西進,保護中路日軍的側翼,向山高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