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這個國家的男兒,我們都是每個家庭的男兒,國家有難,家庭有難,最先挺身而出的,是不是我們?是不是?
最先去犧牲的,是不是我們?難道我們還要像在南京遇難的百姓一樣嗎?都等著被人挺身而出,結果,都沒有人挺身而出,最後大家全部死光光。
現在,全國的男兒,甚至是女人、小孩、老人,都已經挺身而出了,我們這些老少爺們,還要窩在家裡嗎?還在苟且偷生嗎?
三狗對著大家一口氣把自己剛才的真實想法說了出來,不管是自己剛才說不出話的悲哀和卑鄙的心理,都一口氣說了出來。
或許這不是個正式的場合,也或者是三狗的這些話憋了太久了,終於得到了一個宣洩的機會。
不管底下的這些莊稼漢、學生們,能不能聽懂,會不會接受,三狗還是說了,沒有那麼高大上的思想和口號,就是這些很現實的觀點和看法。
其實,也不需要三狗這麼的說一大通話或是道理啥的,大家還是很想跟三狗走的,原因很樸素,就是能過上吃飽飯的好生活,讓家人也吃飽飯的幸福生活。
儘管他們也知道,上了戰場,生死就由不得自己了,他們是拿自己的命來換一口飯,換家裡人一口飯。
……
那些地方上的保長甲長,他們無所謂,之前為了完成招兵任務,換身解數都難以完成,很多人到處逃走,就是不想當兵。
只要有一口吃的,誰願意去當兵當炮灰,讓那些保長甲長自己的孩子去,他們也是很不願意的。
小老百姓們,沒有那麼高的覺悟,要為國捐軀,不可能的事,大部分是為圖幾口飯一條活命而已。
現在好了,這個羅志成在部隊裡當了大官,現身說法,又辦廠辦農場的,搞得紅紅火火的,誰人不羨慕。
以前那些不想當兵的,在逃壯丁的人陸續回來了,就是有個要求,要進入羅志成的部隊去,這樣至少家人可以得到一些保障。
只要能完成招兵的任務,管你去哪裡,保長甲長們送了一口氣,這次還得要好好感謝一下羅志成和鄭守城這些鄉里精英。
三狗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他們應酬,就拜託守城他們來周旋,他與和尚帶著三百個新兵,匆匆搭上聯絡好的火車,晝伏夜行,一路趕回到上高去。
這幾百個新兵,主要是分到七八九三個步兵連去,竹竿的機炮連也過來挑了一些,識字有文化的,個子大有力氣的,按照這些標準挑了一些。
沒辦法,機炮連算是技術兵種了,要求比較高,三狗也支援這麼幹,其他幾個步兵連就不說什麼了。
不然,肯定是要搶得打破頭的,憑什麼你機炮連把好苗子全都薅走了,步兵連就活該用一些挑剩的。
現在這些連長都不在,就是在,也都是老鄉,雖然每個人都有點私心,但比較好說話一點。
這就是三狗還是決定要多招點老鄉兵的緣故。
現在招來了,就吩咐幾個見習官升為排長的王信嘉、羅斯獻、陶威等,擔任起新兵連長,每人帶著一批新兵,和老兵一起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