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沙醫院呆了幾天,三狗天天晚上每隔一個時辰就要給孩子換尿布和餵奶,幸好是打仗打出的一副好身子,不然一般人受不了。
本來是可以花錢請醫院的護士或是外面伺候月子的保姆來做這些事情,三狗他們現在有錢請得起。
但三狗覺得自己離開楊慕華太久了,她懷孕開始就一直不在她身邊照料,總覺得欠缺了很多,就想自己來彌補一下。
可沒堅持幾天,三狗就有點吃不消了,主要是他一個大男人,做這些事情,就是再想做,還是不太懂門道的,經常不是弄錯這個就是搞砸了那個。
最後還是要請人來做,請別人,還不如請自己人,其實也不用請了,楊慕華的母親早就在小虎出生前就從昆明動身了,只是路上耽擱了,一直到小虎出生了好幾天後才到。
三狗帶著楊慕華出院後回到兵站,楊慕華繼續坐月子,小虎的外婆來照料他們倆,三狗終於得以脫身。
晚上得閒時候,跟楊慕華商量,這孩子的讓誰來帶,楊慕華開始是想自己帶,但工作的原因,是不可能的,很快她的產假結束後,就要上野戰醫院報到了。
給小虎外婆來帶,好像也不太好,因為楊慕華父母都是大學教授,平日裡很忙,西南聯大的學生多老師少,課務很緊張,這次來,只能是她母親一個人來一段時間。
而且在昆明好像生活很緊張,他們不願意呆在日佔區當富裕的漢奸教授,現在昆明,雖然貴為教授,工資很低,連飯都吃不飽,還戲稱說:“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三狗和楊慕華雖然經常寄錢過去給他們補貼家用,但都被他們接濟那些快要餓死的學生和同事了。
沒得辦法,要是這個小虎帶過去,首先在經濟上得要多出一筆開銷,另外在生活上,會給工作繁忙的他們徒添很大的麻煩。
最後還是決定送到三狗老家去,三狗的弟弟妹妹都十來歲了,三狗的父母四十來歲,在家就一點農活,應該說是有時間有精力帶孫子的。
再說,在農村裡,多個孩子,只是多雙筷子而已,生活開銷上面幾乎是忽略不計的,三狗的母親年前也經常提到,想抱孫子,正好遂了她的意願,皆大歡喜了。
楊慕華作為一個第一次生孩子的媽媽,內心裡還是很捨不得孩子就離開身邊的,這也是全天下媽媽的心理。
但目前來說,不管是給到自己母親帶去昆明,還是帶到三狗老家去,就是留在長沙,她自己也是要去野戰醫院上班的,同樣都是看不到的。
戰爭年代裡,一個雙軍人的家庭,這點生活上的犧牲,是非常正常的,楊慕華幾度都想辭掉工作,專門來帶孩子。
但這是不可能的,首先在軍隊醫院裡的軍醫,身份就是軍人了,在戰爭年代裡,這樣的人才是非常缺的,別說是辭職,就是放個產假都會覺得少了人手。
之前楊慕華一直挺著大肚子在工作,特別是這次反攻南昌高安,她和師部野戰醫院一直呆在上高。
挺著個大肚子在給重傷員做手術,一站就是幾個小時,實在堅持不住,就叫個護士給她在後面撐著腰。
每次都累得快要虛脫,但生命是神奇的,人的潛力是無窮的,楊慕華的體力也越來越好,和農村婦女一樣,臨生產前一天,都要下地幹活。
結果到了生產的時候,由於身體很棒,生產很順利,一會就把胖小子小虎給生了出來了,沒有多少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