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快要餓死的時候,只要有口飯吃,讓他做什麼都會去幹的,畢竟活下去、命大過天。
所以招兵一度相對比較容易,但質量就很一般了,飯都吃不飽,何談而來的素質,文盲和半文盲計程車兵很多。
同時,單靠吃飽飯誘惑而來的兵源,是極度沒有凝聚力的,這樣計程車兵,只要在部隊裡吃飽飯了,能生存下去了,就會想到怎麼繼續活下去,而不是想著要怎麼去打仗去消滅敵人。
人家本身來部隊不是為了打鬼子的,是為了吃飯的,現在吃飽了,目的就已經達到了,還要幹什麼?
因此,沒仗打的時候,大家相安無事,一到打仗時候,大量的逃兵就出現了,大都是為了一口飯一條活命的,誰給你賣命了。
這就是大量部隊頭疼的地方,甚至是衡量中低層軍官職效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部隊裡的逃兵數量,超過了多少的百分比,軍官就要自動離職了。
這就造成了官兵關係非常的惡劣,軍官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對逃兵的處罰異常嚴苛,本來軍隊的制度對逃兵就是處以極刑的。
但考慮到士兵的素質實在是差,一些制度也不能一刀切,可這個職效一旦壓在軍官的頭上,就顧不上那麼多了。
官兵關係惡劣之後,直接帶來的惡果,就是在戰場上毫無作為,士兵們以保命為主,打仗都是牆頭草,見風倒。
順風戰了,就裝腔作勢衝一衝喊一喊,一旦發現風向不對,一個個跑得比兔子還快,日軍經常就一箇中隊或是小隊,就能攆著幾千的中國兵跑。
關於這些問題,74軍有本錢來處理,首先,74軍的物質和福利有保障,其次,在兵員補充的選擇上,有優先的挑選權,大部分補充進來的兵,都是素質比較高。
最後一點,就是思想工作,在74軍內部非常重視,除了軍事訓練外,最主要的時間是用來開展愛國主義的教育,培養對國家的愛、責任等,也控訴日軍的殘忍。
相對來說,不是說74軍沒有一個逃兵,但其比例,已經是低到全國的最低水平了,所以,三狗他們對此,根本沒有任何的擔心。
沒有逃兵,或是沒有想做逃兵的心理,這樣的部隊,至少在戰鬥力上有了一定的保證了,輔以武器彈藥和作戰水平,確實會讓軍隊有了質的飛躍。
這幾年的兵員補充,不是河南陝西就是湖南湖北一帶,三狗本身還是願意使用老鄉兵,這是人的一種情懷,也是基於對家鄉人的瞭解。
所以在老家開辦工廠和農場,也有宣傳他們部隊、替部隊招兵的想法,那些沒飯吃的人,為了想進三狗他們這種高福利部隊,就會先進到工廠和農場裡去。
加上守城是家鄉羅城區民團的團長,本身就是在召集和訓練民兵的工作,這樣一來,這一攤事就盤活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