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是有點詭秘,八連的陣地四周飄逸著逐漸消散而去的硝煙,可戰場上看不到一箇中國兵,連點槍聲或是身影都沒有。
不動如山。這是三營在訓練裡重要的科目,哪怕是火燒到眉毛,哪怕是身處在茅坑裡,沒有命令,打死也不能動個半毫。
日軍的坦克覺得有點疑惑,甚至在半路上還停了下來,朝著中國軍陣地上開上幾炮,或是打上幾梭子機槍。
對於這種火力偵察也好,還是火力誘惑也罷,八連現在一律不理會,日軍見誘惑不成,又開始繼續上路。
儘管如此,他們還是保持很高的警惕性,畢竟和中國軍打過多次仗後,知道這裡面的貓膩,狡猾的支那人,很喜歡隱蔽自己的。
日軍本來開了六輛坦克,但由於陣地寬度的問題,現在改成兩橫三縱的隊形,前後兩組,每組三輛坦克,形成一個可以互相保護的坦克群。
當第一排三輛坦克慢慢地開到了八連的第一道陣地前三十米時候,坦克後面的步兵已經開始往壕溝裡扔手雷了。
手雷在壕溝裡轟轟地爆炸著,即使大家搶挖了一些避彈溝,但還是有人被炸傷了,不能再等了,狗腿見坦克已經進入到二十米時候,對手榴彈投擲組發出了攻擊的命令。
煙霧彈和手榴彈不斷地投在日軍三輛坦克周邊,後面的三輛坦克,也利用擲彈筒打擊它們的周邊。
一時間,這六輛坦克的坦克陣中,騰起一陣陣煙霧和手榴彈爆炸的硝煙,一顆顆手榴彈在煙霧中閃著光亮,爆炸開來。
由於在煙霧中,很多日軍的步兵看不見,躲不開手榴彈的破片,在被炸傷了一些人後,不得不全部趴在地上。
而日軍的坦克因為視線受阻,也不知道身後有沒有步兵的保護,還加快了前進,以圖儘快脫離這個煙霧中心,衝到中國軍的陣地上去,好來個大開殺戒。
就在這個一兩秒寶貴的時間裡,也就是整場戰爭的關鍵時間,也就是這一兩秒時間了,成,就是成了。
爆破組不用命令,立刻衝進煙霧裡去,濃濃的煙霧裡,爆破兵自己也不一定能看得見坦克,但只要方位是對的,很快就能衝到坦克身邊了。
一旦到了坦克的身邊,就可以看見了,而且這個時候,日軍的坦克儘管因為心虛,還對前面進行機槍盲射。
但大部分的爆破手,都是研究過日軍坦克的,去年年底在長沙,三狗的三營還借來了一輛廢棄的坦克,給所有的戰鬥兵講解了坦克的原理和優缺點。
針對坦克的一些致命弱點,進行了多次的“多兵種”配合打擊,演練了多次後,很多戰士已經習慣成自然了。
完好的坦克,首先的致命點就是視野,有厲害的特等射手,一槍就能打破坦克瞭望孔,有的人專門把煙霧彈朝坦克的瞭望孔周邊打,就是要蒙上坦克的眼睛。
雖然坦克上頭有艙蓋,但在子彈紛飛的戰場上,沒有幾個坦克長敢把艙蓋開啟把頭露出去的,除非是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