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了兩天,鬼子才繼續來攻,這次估計換了另外一個聯隊了,上次那個65聯隊被打得可能要拉到後方去好好休整一番才能緩過來。
上次65聯隊本想中心開花的,卻被圍攻,差點全部被包了餃子,所以今天來的鬼子,吸取了教訓,欲速則不達,現在是穩紮穩打了,一邊炮轟,一邊挖陣地。
但也別小看大規模的穩紮穩打,日軍各部隊緊密聯合,各盡其職,前面的一邊攻擊一邊就把壕溝挖過去;這個效果和壓力也是很驚人的。
其實在這關帝廟一帶,野外不是有原來就挖好的壕溝,就是被炸彈炸出的彈坑,只需要利用起來,再挖起交通壕聯絡在一起就成工事了。
日軍的掩護部隊分幾撥,一撥掩護前面的攻擊和修工事的部隊,一般是使用和迫擊炮重機槍這些槍炮結合的遠端攻擊武器,來壓制守軍的火力
還有一撥掩護部隊算是機動的預備隊,隨時補漏和加強前方,最後一撥是遠端大炮,在觀察氣球的定點下,隨時開炮,打擊守軍的重火力點。
主要是守軍的山炮、戰防炮,不過51師的山炮和戰防炮早就藏了起來了,現在炮彈雖然供應上來了,但還是不敢暴露在鬼子遠端大炮射程內。
因此,日軍仗著火力的優勢,逐步蠶食著中國軍的前沿陣地,隨著迫近作業的不斷前進,守軍的前沿陣地壓力越來越大。
這次是三營輪換來防守305團的前沿陣地,七連首當其衝,面對鬼子的故伎重演,三狗不得不使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來防守。
首先,重機槍是不敢拉出來的,一出來就會被鬼子的迫擊炮炸了,就算躲在有掩體的機槍巢裡,還是會被步炮點名的。
現在只能使用一些輕機槍,打幾槍就走,但人家鬼子躲得遠遠的,來近的都窩在壕溝裡挖掘著前進,所以,機槍也不奏效。
一排的幾個優秀射手在秀才的帶領下,連續開著冷槍,連四百米開外的鬼子都能打中,直把鬼子打得心驚膽跳的,五百米的距離就開始隱蔽,不敢隨便暴露自己的位置。
對於幾百上千的大部隊作戰,幾槍冷槍對戰局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除非打中敵人的指揮官,但這個,人家在幾里路外的指揮所裡,幾乎沒有可能打中的。
對於反迫近作業的戰術,三狗以前打過,不過那只是對中隊級別的日軍,兩邊打上幾天的緩慢程序。
沒辦法,現在就算是面對敵人聯隊級別的,也要拿出來試試,三狗一邊命令一排在秀才的帶領下,專門射殺鬼子的指揮官,如果有的話。
這個很難辨認,現在鬼子學乖了,只有到了大隊長及以上級別的,才會穿著軍官服和長馬靴,佩帶著指揮刀。
而中隊長及以下的,和中國軍的連長一樣,全身穿戴和士兵沒有什麼兩樣,連武器裝備都是一樣的,唯一區別的是領章上有軍銜。
這個,對於幾百米開外的射手來說,簡直是太為難了,根本看不到,只能看到一片纏著網袋的綠色鋼盔在晃動著,頭肩稍微可分辨出來,也就差不多四五百米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