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抗戰鐵血路:八千里路鐵與血> 519. 簡單粗暴的華北日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519. 簡單粗暴的華北日軍 (1 / 2)

戰爭中新的戰術出現,一般是伴隨著新的武器投入使用而出現的,二戰時候出現了大量的新式武器,所以戰術根據武器的使用而推陳出新花樣繁多。

但日軍的攻堅戰術,好像一直是老三樣,飛機大炮炸、裝甲部隊衝、步兵最後上。

一次不行,換個姿勢,再來一次。

日軍是過於依賴先進的武器?還是指揮官向來過於嚴謹的性格使然?秦國綱他們不得而知。

但他和譚毅中這些打過淞滬會戰的老兵,卻知道日軍底層軍官士兵,在執行戰術時候卻是很靈活。

那日軍小分隊戰術使用得很溜,多支小部隊不斷地超越攻擊、迂迴側擊、穿插分割、分進合擊等。

直把淞滬會戰退下來的幾十萬中國軍隊搞得狼狽至極,甚至是損失慘重,很多大部隊都被打得建制渙散、崩潰四逃。

或許是作戰區域不同,導致作戰技術使用不同,日軍華中方面軍,主要在長江中下游流域和國軍作戰。

這一帶地形比較複雜多變,既有山地丘陵,又有河流水網,既有平原大湖,也有高山大河,結合地形,戰術則要做出相應的改變,無可厚非。

而日軍華北方面軍,主要在華北平原上作戰,大部分除了山地就是平原,地形相對簡單一些,所以非常適合機械化部隊的展開和機動。

還有一點,就是作戰經歷,日軍華中方面軍和中國軍隊在淞滬、南京是打了多場血戰苦戰出來的,受過不少打擊,所以,部隊則會靈活機動一些。

而日軍華北方面軍,幾乎沒有遭受到什麼大的打擊,也沒有經過什麼血戰硬戰,整個東北,幾乎沒開幾槍,就全面佔領了。

九一八事變時候,日軍也就三百多人的鐵路守備部隊,就把東北重鎮瀋陽給打下來了,並繳獲了當時全國最大的兵工廠,裡面有大炮汽車等時代高精尖武器。

260多架戰機,全部成了日軍的戰利品,要知道,在當時1931年,全日本也就330架戰機。

估計現在打在中國人身上的子彈,還有當年瀋陽兵工廠生產的。

華北好幾個省,也就是在長城內外打過幾次激戰,其他大部分是攆兔子。

比如攻佔熱河省,也就不到一個大隊的日軍,居然把十萬大軍給趕得望風而逃。一個月不到,就把全省給打下來了。

換位想想,一百多萬平方公里面積的大東北,比四個日本還大,沒打幾仗,半年內就佔領了,怎麼不讓日軍興奮、驕傲?

怎麼不讓日軍輕視、鄙視中國軍隊?怎麼不讓日本的胃口越來越大?

如果照這樣的速度打下去,真的不需要三個月就可以滅亡中國,好在是中國最高統帥部避開華北平原和日軍機械化部隊作戰,在上海傾全國之力和日軍決戰。

然而,淞滬這一戰,褒貶不一,從戰術角度來看,真的不應該打這一仗,上海靠海,三面環水,平原地帶,屬於戰爭中的防守死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