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搞,就要搞大的,既然要咬鬼子一口,就得要把鬼子屁股給咬痛了,才有可能幫助到第五戰區正面戰場,老單接到牛牯的命令後,就決定搞把大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江北地區發展的很快,比寶華山南面的湯山發展得更好,湯山那邊畢竟是四面受敵的地方。
而江北不同,雖然時而有鬼子部隊出現,但還不是屬於他們絕對控制的地方,在這些地方有各種勢力交錯發展,群眾的基礎也不錯。
在齊永青的線人幫助下,老單在江北站穩腳跟後,越過滁河,以靈巖山為基地,學著牛牯那一套,把勢力的觸角延伸到六合去。
而這次小董帶著本地的鴨毛、臭豆幾個人在六合轉了個遍,把鬼子的倉庫給摸了個遍,彈藥庫倒是知道在哪,但那鬼子防守得非常嚴密,百米外就不得靠近。
可老單偏要搞彈藥庫,大家沒有辦法,最後想出一個笨方法,就是在最靠近彈藥庫警戒線外,租了一棟房子,這棟房子剛好旁邊有滁河流經過。
什麼笨方法,就是挖地洞。老單叫臭豆先在這棟房子開張起一個豆腐店,臭豆在六合東溝老家的父母,就是開豆腐店的,所以臭豆對怎麼做豆腐,很在行。
以前做豆腐,都是要在半夜就起床,磨豆子、煮豆漿,到了早上才能有最新鮮的豆腐出來,才能趕得上一些賣豆腐的菜攤子開攤。
臭豆做豆腐的手藝雖然沒有父母精湛,但畢竟從小學著做的,做出來的豆腐比普通人厲害多了,鮮香滑嫩。
再說,日本鬼子來了,當地很多手藝人都逃走了,留在六合做豆腐的就很少,所以,當臭豆的豆腐店一開張,不說很火爆,至少是生意很不錯。
臭豆早上還賣起了豆漿,配上油條店送來的油條,油條豆漿,是本地人早餐的一大需求,再加上新鮮豆花、豆腐,這個豆腐店經營的紅火起來。
半夜就要開始動工,正是老單考慮的,剛開始,老單組織了三批人來挖這個地洞,每批四人,六班倒,每批人分工合作。
最前頭的挖土,後面的運土出來,還有運木條子進去加固的,由於為了追求時間和速度,剛開始的洞挖的不夠大,所以只能兩人爬著進出。
老單一看不行,剛開始的洞要挖大一點,方便人手運東西進去,於是就再安排了三批人,總共六批人,輪流挖。
白天也開幹,只是儘量避免太大聲,用小鋤頭和鍬子來挖,用裝有底輪子的木頭車子來拉泥土出來,白天的泥土就先裝在房間裡,到了晚上,才把泥土倒入滁河裡去。
所以,白天臭豆的豆腐店後廚也在工作,磨豆子煮豆漿等,忙得不可交,豆腐遠銷到鬼子的駐地去,小鬼子也很喜歡吃豆腐,一旦吃開了,就每天來大量採購。
老單最後增加到八班人,每天每班挖土運土三小時,剩下時間除了睡覺休息,就是幫助豆腐店做事,這樣,體力才能應付高強度高密度的工作。
煮豆腐需要大量的柴火,老單搞了兩個大車,來拉木材和煤,還有是拉黃豆,豆腐渣也要拉出去,半賣半送給貧苦百姓,豆腐渣可吃,也可做成豆渣餅下飯或充飢。
這樣的一片繁忙,自然而然地掩蓋了挖地洞的動靜,八班人,幾十個人,出現在外面廳堂裡的,只能是二三個人,加上固定的運貨人,不能出現太多的新面孔,鬼子最近查得很嚴。